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某项目强夯施工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项目强夯施工方案.

万州滨江一号高填方采用强夯处理应用研究 由中渝发展公司旗下的重庆瑞昌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的中渝·滨江一号B区项目位于重庆市万州区陈家坝清泉小学附近,外临滨江路。该项目工程总建筑面积:95701.57㎡,用地面积:49239.15㎡,由15栋1~8F/-1F~-3F商住楼组成。本场地原始地面标高最底处在167米左右,滨江路标高在179.5米左右,回填造地后基础标高在180.1m、184m、188m、190mb不等(随地形而定),回填土方量达85万方,地基属典型高回填,土建设计的基础形式为条形浅基础,要求地基经强夯处理后达到:承载力≥250Kpa、变形模量≥15Mpa、压实系数≥0.95;地基强夯设计单位是中煤设计院重庆分院,施工单位是我公司。 强夯地基基础形式见图: 强夯设计参数: 一、设计依据 1.《中渝.滨江一号B区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间资料)》 2. 由甲方提供的中渝.滨江一号B区项目建筑总平面布置图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二、工程概况 中渝.滨江一号B区项目位于重庆市万州区陈家坝清泉小学附近,西侧为已建南滨大道,东侧为已建陈五路B段,北侧为拟建陈十四路,南侧为拟建陈十七路。该项目工程总建筑面积:95701.57㎡,用地面积:49239.15㎡,住宅建筑面积:57036.22㎡,由15栋1~8F/-1F~-3F商住楼组成,设计地坪标高190.20~196.40m,地下室标高174.00~189.50m,用地性质为住商用地、商住用地、广场用地。场地现状素填土厚度约0.5m~27.30m,粉质粘土厚度约0.50m~8.50m,按设计标高平场后,大部分区域还需回填新近填土,覆盖层总厚度约4m~38.38m。整个B区项目(含15栋商住楼、陈十四路、陈十七路、建筑红线外的小区道路)都是强夯处理区域,经强夯处理后,B1~B15#楼基础荷载较大,为防止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建议采用交梁基础,以强夯后的填土作持力层;商业组合体(-1F~-3F)基础荷载较小,可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以强夯后的填土作持力层。 三、工程地质条件 3.1地形地貌地质构造mm,水平延伸1.0~4.0m,多呈闭合状,结合程度一般,压扭性裂隙,属硬性结构面;第Ⅱ组裂隙:倾向为320~340°,倾角为50~60°,裂隙间距3~5mm,水平延伸2.0~5.0m,呈闭合状,结合程度一般,压扭性裂隙,属硬性结构面。 3.3地层4ml):褐紫色。由砂、泥岩碎块石、泥岩碎屑及粘性土组成,硬质物粒径为10~600mm,含量为10~25%。个别粒径达到1800mm。结构稍密,干~稍湿。厚度约0.5m~27.30m,为修建滨江大道机械抛填形成,填龄大于5年。该层主要分布于滨江大道及陈五路B段附近区域。 2.残坡积层粉质粘土 (Q4el+dl):褐紫色~褐灰色,主要由粉粒、粘粒组成,成份较均匀,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可塑状。厚度为0.50m~8.50m,该层分布整个场地的大部分地区。 3.泥岩(J2):砂岩(J2):色灰色,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粒结构,厚层状构造,胶结。强风化岩石完整性差,破碎岩芯多数呈碎状中风化岩石质硬,完整,强度高,裂隙稍发育,锤击声脆,不易破碎。’剖面以西覆盖层主要为修建滨江大道机械抛填的人工填土,地基处理设计17-17’剖面以东覆盖层主要为修建陈五路B段机械抛填的人工填土,11-11’剖面与17-17’剖面之间区域覆盖层主要为粉质粘土。其中位于滨江大道附近的填土层较厚(最厚27.3m),位于陈五路B段附近的土层相对较薄,总厚度(含粉质粘土)一般4~10m。场地内填土堆填时间大于5年。该部分填土地基为欠固结状态,应进行处理。按-1F~-3F设计标高(即平场标高)要求,场地西侧及东侧(平面图所示I区)现状标高已基本达到设计平场标高,场地中部大部分场地还需要填土(平面图所示II区)。 对于Ⅰ区,采用二遍点夯加二遍满夯加固处理地基;对Ⅱ区,采用二遍点夯加一遍满夯加固处理填筑体地基,处理后再进行填筑体填土施工,每填高5m采用二遍点夯加一遍满夯加固处理新填筑体,当填土地基标高达到预计标高后,再按达到预计标高后的填土地基处理方法处理(2遍点夯+2遍满夯)。最后一次强夯完后,应测量标高,根据标高测量结果决定是否需要填料,如果强夯完 成面标高离基底标高不多时(约1m左右),后续的填土地基可采用碾压法处理地基。在最终完成面上铺设100mm厚C10混凝土垫层,基础直接至于混凝土垫层之上。每次填土层厚度应控制在不超过5m,局部达不到最终完成面标高部分可以在第一遍满夯前,适当填筑一部分(应不超过1m)。 场地

文档评论(0)

jiulam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