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桩基础课程设计作业.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任务书
(适用勘查13级)
土木工程学院岩土教研室
2015年12月25日
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1)《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习《土力学》、《钢筋混凝土》和《基础工程》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基础工程的设计任务。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基础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对基础工程设计内容和过程有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进一步掌握地基承载力验算、沉降验算、稳定性验算、基础强度验算等内容。熟悉基础工程的设计规范、规程、手册和工具书。
(3)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书规定的全部内容。设计计算书要求计算正确、文理通顺、有必要的插图,施工图布置合理、表达清晰,符合制图规范要求。
2. 课程设计资料
(1)工程概况
某高层学生公寓,建筑标准层平面如图1所示。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底层柱子截面600×600mm(砼强度等级C45),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等级为3级。±0.00相当于罗零高程+7.50m,室内外高差为300mm。柱底荷载见任务书附件。
图1 建筑标准层平面示意图
(2)岩土工程勘察资料
场地上部为人工回填的①杂填土(Qml)、冲洪积的粉质粘土(Q4al+pl),淤积的淤泥和淤泥质土(Q4 al+m),下伏基岩为燕山晚期花岗岩(γπ53)、花岗斑岩及其风化层,除拟建场地外围存在地下管线外,勘察中未见、活动性断裂、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现象,未见有对本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如河滨、洞穴、孤石等。
根据野外钻探取芯肉眼鉴别,结合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分析,场地岩土层按其成因及力学强度不同可分为8层,现将各岩土层的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杂填土:人工堆填(Qml),灰黑、土黄~灰褐等杂色,稍湿~饱和,松散~稍密状,上部主要由人工回填土,主要由粘性土,生活、建筑垃圾及碎石、碎砖构成,局部为原建筑地基,为条基或条石,该层全场地均有分布,均匀性较差,上部杂填土为前期拆迁堆填,下部堆填的粘土、瓦、砾等堆积年代大于10年。该层全场均有分布,该层分布厚度约2.60~3.80m,平均厚度3.01m。
②淤泥:冲、淤积成因(Q4cal+m),灰黑色,很湿~饱和,流塑状,稍具臭味,含有少量机质及腐植质,粘性较强,切面光滑,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局部夹少量呈透镜状及薄片状的粉细砂,含量约10%左右。该层局部相变为淤泥质土。该层场地均有分布,厚度变化大,层厚12.00~17.60m,平均厚度为13.30m。
③粉质粘土:冲洪积成因(Q4cal+pl),灰黄色、灰色,饱和,可塑,局部呈硬塑。含有铁锰质氧化物,以粉质粘性土为主,局部含较多的粉细砂。粘性较强,切面光滑,干强度、韧性高,无摇震反应。该层场地均有分布,厚度变化大,层厚8.30~11.90m,平均厚度为10.05m。
④淤泥质土:冲、淤积成因(Q4cal+m),灰黑色,饱和,流塑~软塑,含腐植质,稍有臭味,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光滑,局部含薄层(片)粉细砂。该层场地均有分布,厚度变化大,层厚2.90~8.20m,平均厚度为5.45m。
⑤粉质粘土:冲积成因(Q4cal+pl),浅红色、深黄色、灰色,很湿~饱和,可塑,局部呈硬塑。含有铁锰质氧化物,以粉质粘性土为主,局部含较多的砂粒。粘性较强,切面较光滑,干强度、韧性高,无摇震反应。该层仅在场地中均有分布,厚度为4.00~10.00m,平均厚度6.32m。
⑥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燕山晚期侵入岩(γ53(2)),灰黄色、褐黄、灰白色,风化强烈,岩芯呈砂土状。岩芯采取率为71%,为散体状~碎裂状结构,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破碎,岩石坚硬程度等级为极软岩~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场地中均有分布,厚度为3.40~10.50m,平均厚度6.96m。
⑦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燕山晚期侵入岩(γ53(2)),灰黄色、褐黄、灰白色,上部风化强烈,岩芯呈砂土状,下部风化较弱,岩芯多呈碎块状。岩芯采取率为67%,为散体状~碎裂状结构,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破碎,岩石坚硬程度等级为极软岩~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场地中均有分布,厚度为1.70~9.70m,平均厚度5.60m。
⑧中风化花岗岩:燕山晚期侵入岩(γ53(2)),浅砖红色、灰白色,中等风化,块状构造,含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钻进较困难,节理、裂隙少量发育,多呈闭合高倾角,岩芯多呈长柱状,少数短柱状。岩芯采取率为85-95%,RQD=50-75%,为块状结构,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岩石坚硬程度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