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外国名记者
外国名记者 ? (2003-11-06 19:00:13) 来源:北京晚报 (来源:北京晚报)
????埃德加·斯诺(EdgarSnow)
????(1905年至1972年)美国新闻记者、作家,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一个出版印刷业主之家,就读于密苏里大学新闻系。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的驻华记者、通讯员。
????1936年6月,在宋庆龄的安排下,斯诺首次访问了陕甘宁边区,拜访了许多中共领导人。在延安,他曾将亲眼见到的一二·九运动实况讲给毛泽东同志听。
????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斯诺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10月《红星照耀下的中国》(《西行漫记》)在英国伦敦公开出版,在中外进步读者中引起极大轰动。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正形象。1942年去中亚和前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1970年秋天,斯诺和夫人洛伊斯·惠勒又一起来到中国,并于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和毛泽东主席亲切交谈,毛主席高度评价他:“我没有变,你也没有变。”随后,斯诺发表了《我同毛泽东谈了话》、《周恩来的谈话》等文章。
????1972年2月15日,斯诺在瑞士日内瓦因患癌症病逝。他留下的遗嘱是:“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1890年至1950年)
????美国著名女记者、作家、社会活动家,幼年时家庭很困难,靠当矿工的父亲维持生活。1916年她来到纽约,投身于火热的政治斗争,为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的《号角》撰稿,1929年初,作为《法兰克福日报》的记者来中国,进行长时间的采访,足迹遍及全国,她和鲁迅、茅盾及一些进步文化人士都是好朋友,她还曾几次去延安,并写了《朱德传》。在抗日战争期间,她到处奔走呼号,为中国伤员在外国募捐,并促成中国红十字会的成立。她的主要作品有《中国的歌》、《中国红军在前进》、《大地的女儿》、《伟大的道路》、《中国在反击》、《中国的命运》等近800万字。
????1950年5月,她于伦敦病逝。临终前留下遗嘱,把骨灰埋在中国的土地上,1951年5月6日,她逝世一周年之际,她的骨灰被安葬于北京八宝山烈士公墓,墓前竖立着一块大理石墓碑,朱德亲笔题写“中国人民之友,美国革命作家史沫特莱女士之墓”。
????安娜·路易斯
????她作为美国记者1925年第一次来到中国;1960年她在72岁时第6次来到中国,从此在中国度过了她一生中的最后10年。《毛泽东选集》载有名篇《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毛主席在这篇重要谈话中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点。安娜·路易斯是一位真正的美国记者和作家,她的家庭出身使她有明确的是非观念,这种观念引导她在工作中拥护穷人和被压迫者的事业。她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运用她的才干去探索蕴含的真理以提高自己对旧方式和新理想之间斗争的觉悟与了解。她在1925年第一次到中国,便支持省港海员大罢工。
????1927年大革命期间,她去湖南采访报道。1946年,她飞往延安,和那里的领导人在一起,直到他们暂时撤离那个地区。就在当时当地,毛主席发表了关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谈话,这对于全世界被压迫人民是经久的鼓舞。后来,她写道:“当我离开延安时,我知道,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的中国是我有生之年向往的地方。”
????安娜·路易斯因患心动脉硬化症,医治无效,于1970年3月29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
????法拉奇
????对采访对象和反对者而言,她是一个噩梦。她采访过整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世界风云人物,不是作为记者,而是作为战士(她自认为还是历史学家,但是这很难得到普遍认同)。无论是喜爱和尊敬她的,还是厌恶和回避她的,没有人能够拒绝她的采访,包括轻视女性的霍梅尼在内。而她在他面前挑衅地扯掉了面纱,扔在地上。你也许认为这是一个西方记者在做表演,但是,当穆斯林极端组织宣称要暗杀她时,73岁的她拒绝了美国警方的保镖。“被人跟着?我宁愿死。”她说。
????她坐在因接受其采访而终生后悔的亨利·基辛格对面,突然发问:“你不是一个和平主义者,是不是?”
????“我知道,”以色列总理沙龙喃喃地对她说,“你来,是为你脖子上的骷髅项链增加一个人头。”
????法拉奇的勇气是从当战地记者开始的。她以《欧洲人》周刊记者的身份来到越南采访越战,多次受伤但都大难不死。后来她又去过中东战场和暴乱中的锡兰,但她比当战地记者还出名的工作是去面对世界上那些最有权力的人物。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美国的著名作家和记者,曾任《纽约时报》副总编辑。
????在他漫长的记者和创作生涯中,曾因为现代战争而付出了很大的精力,他的足迹深入到前苏联卫国战争前线,遍访世界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