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永远的“漳州老行当”.
永远的“漳州老行当”
2012年12月25日,《精美的籘器 最后的艺人》作为收官之作在《漳州广播电视》报的“漳州老行当”专栏发表,一个具有现实与历史意义的专栏在历经10个月的时间后完美谢幕。
漳州历史悠久,造就了漳州特有的文化景观,也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这些老行当是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但是,由于历史的发展,传统手工艺除极少数列入国家保护的项目外,大部分因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而消失,残存的也因后继乏人而面临失传。
虽然许多有识之士一直呼吁对这些老行当加以保护,但要保护什么,却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目标。如何才能使这些技艺传承下去,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作为一个老漳州人,我深感紧迫。只有把这些老行当完整地记录下来,使之置于公众的视线里,才能引起社会的关注,得到保护。即使不能完整地保护下来,但这些文字与影视记录,也将是非常宝贵的资料,是留给后人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与老友们聊天时,细数下来竟然发现,相当多以前吃的玩的用的东西,很多已经消失,现在找不到几个了,令人无比感叹。在我的童年记忆里,远远听到剪刀“锵锵”声,就知道是用剪刀剪下、一小块2分钱的剪刀糖;一碗2分钱的莲子圆,是夏天去游泳前的最爱;在公园门口现做现卖的将糖煮成浆后吹出的哨子、公鸡,常让围观的孩子流口水;打陀螺、斗蟋蟀、纸风吹,曾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木桶、竹饭篱是生活的必需品,家家都有;更有一些补碗补锅补缸的艺人,走街串巷上门服务。这些老行当的背后,是传承了几百年的漳州民间文化;这些曾经习以为常的东西,似乎就是昨天,但转瞬之间,已经无影无踪。
2011年底,我萌生了把具有漳州特色的民间文化做成专题的想法。在一次与《漳州广播电视》报编辑徐立文的闲谈中,我把这一想法说出,立即引起她的兴趣。因她也曾想开一专栏,介绍漳州的一些老手艺,只是这些老手艺隐没于市井之中,实在不是那么好找,而且由于年龄的关系,她搞不清什么是老行当。毕竟,这些传统老行当,虽然存在的时间很久,但到1966年“文革”开始后,相当多被当成宣扬“封资修”而遭禁止,更不允许个人做。“文革”结束后,一些传统手工艺得到恢复,也曾一度兴盛,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再度销声匿迹。面对现在这么多的行当,如果不清楚什么是以前就有的,就无法找到真正的老行当。好在“文革”开始时,我已13岁,所有的老行当都知道,这样找起来就有目标。
基于同样的想法,我与徐立文很快达成共识,在《漳州广播电视》报开设《漳州老行当》专栏,由我来写。由于当时我知道的仍然存在的老行当并没多少,初步的想法是,只要能找到10个以上,这专栏也就算是开成了。至于最后能找多少个,心里并没有数。考虑到春节临近,而找这些老行当需要时间,打算春节后再开设这专栏。方向确定后,我开始留意市面上的商品,从中找出漳州传统手工艺做的东西,尽可能的多找些,这样专栏才有内容。
龙年春节很快到了,正月初三的早上,我偶然从中山公园南门路过,发现竟然有人在那里打拳卖膏药,而我却已经有几十年没见到了。这是真正的漳州老行当!在此之前,我已采访了一个以前曾经打拳卖膏药的人,但这人现在不做了。此时仍有人做这生意,机会难得,我当即凑上前,拿出相机进行拍照。因他当时正忙着做生意,不便采访,征得同意,与他约好另日到他家。过数日,我到他家采访。
2012年3月13日,《漳州广播电视》报《漳州老行当》开栏了,开栏篇《漳州最后的打拳卖膏药》与读者见面。紧接着,3月20日,《竹器店里话沧桑》与读者见面,而后以每周介绍一个老行当的进度进行报道。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更多的老行当浮出水面,源源而来。
采访老行当是一个非常艰巨且充满挑战的任务。有些老行当的传承人是非常乐意接受采访的,因为这可以提高知名度,对将来打开市场有好处。但有些艺人却较为保守,不爱出头露面,不愿意报道;有些艺人认为其所做的产品没有前途,赚不了钱,随时都会停做,报道后对其没有什么用,所以不接受采访,常常几次登门都无果,最多的甚至于见面八九次还无法采访。
为此,我苦口婆心地开导他们,老行当是漳州人共同的文化遗产,如今面临消失,作为传承人,不能把这些技艺当成自家的财产,传承人有责任将之传给后人。而且要看到,通过媒体的报道,让社会知道了这些老行当,青史留名,以后子孙也光彩。不懈的努力与真诚的交流,终于打开紧闭的心,采访的每一项老行当都得以展示天下。之所以如此执著,是因为这些老行当如果采访没成功,也就没有了记载,而如果消失了,将来的人们也就不清楚这些历史。
为了让大家了解这些老行当,每一篇文章,我都要查很多的资料,从该行当的历史查起,到如今的状况,一脉传承下来。而且由于版面的原因,每篇只能写一千来字,在这么短的篇幅里,要把那么多的事写进去,实非易事。写完后,打印出来再送回被采访人,核对无误后才定稿,一篇文章跑上三四趟是常事。
《漳州老行当》的开栏,引起了读者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