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重量计算公式 钢筋计量.doc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钢筋重量计算公式 钢筋计量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钢筋计量”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的支持! 浅述钢筋计量的几点具体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来自建设探讨) 在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中,钢筋工程作为土建工程的一个主要分部,极大地影响着工程质量,而且,成本所占的比重也是很高的。根据多年的从事预结算工作实际体会,对一些易产生计量错误及易引起对数双方争议之处及其解决方案加以阐述,同时,一定程度上兼顾考虑设计及施工中钢筋使用的经济合理性。 一、首先,看图与识图,是预算人员开始工作的首要步骤。对于现今普遍推及的“钢筋平法制图”,本人的最深体会是:“平法制图”简化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内容,同时减轻了设计人员的绘图工作量,但相应地也造成预算人员看图识图的难度增大。应该说“平法制图”地突出特点,表现在梁的“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上。“集中标注”是从梁平面图上引线标注出梁的编号、跨数、挑梁类型、截面尺寸、箍筋直径间距肢数、通长筋(底筋或面筋)的直径和根数、梁侧面纵向构造或受扭钢筋的直径和根数等。如“集中标注”中有通长面筋时,则“原位标注”中的支座负筋数量包含通长面筋的数量。另外,在“集中标注”设计中,取消了梁端45度或60度弯起钢筋的设置,取而代之的是采用加密箍筋来承受斜截面的抗剪强度。在“集中标注”的设计图纸当中,较容易引起争议的是“梁底筋的布置形式”。很多时候是连续梁中各跨的底筋配置相同的情况,设计人员即将梁底筋的配置进行集中标注,这样就看似给了施工及预算人员一个信号:该道连续梁的底筋是通长布置的而非分跨锚入支座,也就是有人通常说的“能通则通”的做法。对于“能通则通”是否正确,现阶段还找不到权威可靠的依据,按照03G101-1第35页画法应理解为分跨锚入(个人理解,图集中未有详细文字说明),即左跨梁底筋直锚进入支座左侧,右跨梁底筋弯起一个钢筋直径高度后直锚进入支座右侧,但这种做法似乎会使结构柱因梁筋水平锚入过多形成“断层”(因为四个方向的梁底筋同时分别锚入支座),看起来不是很合适。本人曾登陆《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网》中G101论坛中看到03G101-1图集主要编著人山东大学陈青来教授留言写道:“能通则通是我国施工界包括很多设计人员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个错误作法,需要逐步改进….”。其中的结构设计原理本人不便在文中阐述,但实际设计及施工中“能通则通”确为大多数情况(本人仅有一次见过深圳××院设计的图纸将梁底筋全部进行原位标注,即便是连续梁中各跨的底筋配置相同的情况),现阶段看来也并非违反任何设计或施工规范的做法。从工程量 计算角度来说,梁底筋分跨锚入布置相比“能通则通”原则布置的钢筋耗用量明显要多出不少。曾经有过一次对数经历:整层约7000m2的地下室顶板梁筋总量约为250吨,按两个不同梁底筋布置原则算量结果相差达25吨,差量约占总量10%,可见不同算法之间钢筋用量差异之大!因此,个人认为:在“梁底筋的布置形式”选择上,预算人员算量时尤其编制结算时应以实际施工情况为准。 二、提到梁通长筋的布置形式,便引出另一个算量时易引起争议的议题,即“螺纹钢筋定尺长度”。本人曾于05年编制南昌某工程结算,因合同规定采用南昌当地定额计价方式,通常工程量计算规则便也采用同一定额规定。但南昌定额规定以8m为定尺长度计算接头数量,令人有所不解。后经了解一些施工单位老资历预算员:旧时的运输工具很难进行长度过大的钢筋运输,因此所生产的大部分螺纹钢定尺长度为6m和9m,定额规定8m定尺应是以当时6m和9m定尺长度平均考虑。现广东市场供应之螺纹钢筋大部分为12m定尺长度,少部分9m,个人认为:计算螺纹钢筋接头数量时应按实际定尺长度确定。因定尺长度取定不同所产生钢筋算量结果差异相当之大,尤其对以绑扎搭接作为接头来说。以当时所编制南昌某工程全部梁筋计量结果为例,按9m定尺和12m定尺分别计算,梁筋总量相差可达7%。 三、关于板、墙构件内分布钢筋(并不是通常所说的分布筋,这里指包括起受力作用和构造作用的以固定间距布置的钢筋)根数计算。应该说,分布钢筋的根数计算是一个较易引起争议的问题,不同算法结果出入也比较大。一种计算方式:根数=板净跨尺寸÷板筋分布间距+1;另一种计算方式:根数=(板净跨尺寸-板筋分布间距)÷板筋分布间距+1。作一简单举例,板净跨尺寸为1m,分布间距200mm,则两种计算方式所得根数分别为6根和5根。可以看出,结果差异是明显的。对于此问题的解决,首先,应明确板筋的正确布置形式。正确的布置形式应该为:以距支座边半个分布间距开始布置钢筋,此时板支座边始第一根板筋所承受的是其两侧各半个间距的均布荷载,已完全符合设计板筋分布间距的要求;而从板支座边距离为零开始布置板筋显然没必要的,也增加了钢筋的耗用量。同时,还存在着另一种算法,即板分布钢筋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