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心理如何准确认识自己Ⅱ..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心理如何准确认识自己Ⅱ.

微心理:如何准确认识自己Ⅱ 心理导读:你了解你自己吗?就像本杰明.富兰克林说的那样,认识自己是极为艰难的。通常,我们只能通过别人的评价来了解自己。事实上,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也在按照自己的心境看待外界事物。那么如何准确认识自己? —— 镜像自我和知觉别人对你的评价——别人就是我们了解自己的镜子 我们通常把别人当做镜子来进行自我感知,别人如何评价我们以及我们怎样知觉别人对我们的评价都会影响我们的感知,公认的成就也能增强我们的自我概念。 微心理23:你的认识基于别人这面“镜子” 心理学家跟踪研究了一些出生3~18个月的孩子,他们将一点红色的油墨涂在孩子们的鼻子上,观察孩子们在镜子前的反应。出生时间超过5个月的孩子在镜子中看见自己的形象之后会摸自己的鼻子,他们已经知道镜子中的鼻子就是他们自己的鼻子。而出生时间小于5个月的孩子会去摸镜子上的鼻子,他们还不知道镜子中的形象就是他们自己。 一般来讲,人在出生5个月以后形成对自己的意识,知道镜子中的形象是自己。而在生活中,我们时常通过观察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对自己的评价。社会心理学家将个体把别人当做镜子进行的自我感知称为镜像自我。 如果一个人经常得到周围的人合理、积极、肯定的评价,他的“镜像自我”就是积极的,他就会自信,行为处事也多朝着健康、积极的方面发展;相反,如果一个人总是遭到周围人的批评或消极评价,他就很容易自卑、退缩。 微心理24:别人对我的评价可以被“我”改变 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指出,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的并不是别人实际上的评价,而是我们觉得他们如何评价。也就是说,我们最后获得的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是我们“加工”之后的结果。我们可能会因此而高估或低估别人对我们的评价,“镜像自我”会因我们的心理“加工”而变化。 据心理学家调查,当他们询问别人最后一次称赞他人是多少天前时,美国人典型的回答是一天前,而日本人对此的回答一般是四天前。鉴于此,日本人到北美后通常会因朋友间的相互恭维而感到惊讶。并且,如果告诉北美人他们的任务完成得很好,会比告诉他们做得不好更能使他们坚持,而日本人在失败时更能坚持。 一方面,西方国家这种常见的自我膨胀有助于培养乐观、积极和自信的心态,但若是演变成盲目自大和自负就会对身心健康不利。另一方面,我们若是低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就会使自己沮丧、遭受打击。所以,我们要有效地利用镜像自我请别人说出对自己的感受,并参考多面镜子,对他人评价作出有效整合。 微心理25:在乎别人的评价是人根深蒂固的天性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隶属于不同的文化系统,每种社会文化系统都有它固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这套价值观和行为标准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理解,但身处此种文化环境中的个体会本能地朝着这套标准和价值观靠拢。别人的评价是一个无法忽略的捷径,因为任何他人的评价都暗含价值观的准则和痕迹,所以在乎他人的评价似乎变得必须而且必要,潜移默化地融汇为人的一部分天性。 一位高中生在日记中写道:“慢慢地长大或许就是在乎别人评价的一个过程,是父母朋友的评价让我学会了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虽然有苦恼有困惑,但这些评价都是鞭策我前进的动力,都是衡量我行为的准绳。虽然已过了为一个评价沾沾自喜或闷闷不乐好几天的年纪,但我依然很珍惜这些评价,特别是班主任的评价,每次发作文,翻看后面的评价都会让我很激动。” 正如哲学家叔本华所述,绝大多数人对他人的所思所想都会给予主动的高度的重视,无论身处何种文化系统,他们都无法绝对地漠视他人的意见和评价,会把他人眼中的自我画像放大再放大。 微心理26:一味追随别人的评价就对吗? 心理学家认为,一味在乎别人评价并不明智。因为别人理解的价值观或者秉承的行为准则并不见得比你高明,大多数时候并不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而是一种模棱两可没有实际意义的话语片断,如果试图从这些无稽的评价里寻找直接实质性的结果或意义,只会让自己陷入一种虚妄愚蠢和无所适从的状态,从而处处碰壁。 这一点从我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也能看出来: 一对父子赶着毛驴去集市。半路上父亲对儿子说:“你走累了,骑上毛驴吧。”人们聚集在一起指着儿子说:“这是个不孝之子。”儿子赶忙把毛驴让给父亲骑,人们又指着父亲说:“这是个硬心肠的男人。”父亲只得让儿子一起骑上毛驴,人们又围上来说:“这只瘦弱的毛驴多可怜呀,你们真能狠得下心来呀!”父亲只好和儿子一起下来赶着毛驴走。这时人们又惊讶地拍着手说:“哈哈,这两个人真傻,有毛驴不骑,要在地上走。”父亲和儿子就这样在别人不断的评价声中走走停停、上上下下,直到太阳落山他们也没有赶到集市。 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像这对父子一样迷失在别人的评价里? 微心理27:对他人的评价保持独立姿态 很多人为赢得他人肯定的评

文档评论(0)

dbt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