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修身齐家平天下的意思 修身治国平天下
修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也即正心修身,应力克“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正心的最高境界大概就是“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即喜爱一个人的同时,能够“所谓认识到他的不足;厌恶一个人的同时,又能了解他的长处。 在当代,“修身”,一方…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摘 要:论语曰:“不知礼,无以立。”在中国古代,“礼”占据 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它是维护上 层建筑以及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也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 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从现代角度考虑,孔子的礼制教…
浅谈老子思想及其认识 一、老子及其思想的时代背景 老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据史书记载,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曾在周朝做过“守藏史”的官。从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作的一个简单传记来看,他…
修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也即正心修身,应力克“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正心的最高境界大概就是“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即喜爱一个人的同时,能够“所谓认识到他的不足;厌恶一个人的同时,又能了解他的长处。
在当代,“修身”,一方面要“识事务”,即认识“人”,进而正确判断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统领事务才能。也就是说,要具备文科方面的知识与才能。另一方面要“明事理”,即明白自然事务发展的规律,是一个认识客观世界,了解客观世界,发现客观世界,影响或改造客观世界方面的素能要求。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应当都是客观世界的存在形式。再一方面要“兴事业”,即每个人要有实现自己理想或梦想的追求与抱负,要“志高存远”。
治国,即治理国家,这是一个人成功的标识。治国,本意不是要求每个人都要“当官”,而是要以自己的行动参与国家管理事务,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关心社会民众生活,关心的方法,一方面提高自身涵养,不因自身的素质而负效于“综合国力”。另一方面要以其言行影响教化民众,达到或实现以其身正影响社会公正的效果。再一方面要以社会主人的态度关注国计民生,要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平天下,即以自己的行为使天下公平太平,用当下的话说,就是要以自己的行为,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点事。平天下者,当以“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为行为准则。世上只有“贪官”,绝对没有“污民”。有才德之人,特别是“吏”者,孝敬老人,尊敬先贤,施救弱者,民即“以吏为师”或师贤能之辈,果如此,民众当然不可能背理作恶,怆害社会。
作为时代精英的大学生,修身治国平天下仍然是自己的立身之道,除不变传统意义外: “修身”,要塑造自己良好的科技文化素养,端正自己的言行,最低层次要使自己的素养、言行和自己的存在正效于“综合国力”;“治国”,自己要有自己的事业,要有服务于社会公正的社会责任感;“平天下”,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境界。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修身、治国、平天下,既是个人素能的要求,也是个人社会责任感的要求,这种要求,具体而言:
第一,要有“不为浮云遮望眼”,脚踏实地二十年的“正心修身”之志。要心甘情愿“冷板凳”,孜孜不倦“苦读书”,不近功急利,要把自己的科学基础知识打扎实、打牢固。
第二,要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气魄而“修身齐家”。要有科学无禁区的观念,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治学精神,什么问题都可以问,任何问题都敢讨论,不畏权势,探求真理的精神。
第三,要充分认识到“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的客观现实性,先要治理好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小家庭、自己的小公司,积累一定的齐家经验之后,再来治国。要理论联系实际,将自己“修身”所得的理论知识,联系到“齐家治国”的现实中来而“治国平天下”。切记,不能空谈齐家治国,要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要正视现实,不要好高骛远,对自己的齐家治国水平或能力,要“高值低
估”,要认识到自己能力的有限性,遇有失败或挫折不要气馁,要有“失掉战役”却能“赢得战争”的大智大慧精神;另一方面也不要太现实化、太认命化,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低值高估”,要力克“自己做了又能怎么样呢”的悲观情节,更要深知,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有些事特别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宏观问题或观念问题,必须经过数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努力,下一代人不努力,再美好的结果永远也不会变现。一定要树立,(对有些事情)只要我们做了,就是成功,虽然看不到什么结果。
第四,要知悉正心的目的就是为了修身,修身的目的就是为了治国,治国的目的就是为了平天下,贯彻始终者即是德与财的关系:“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在此求生之道的大是大非上,绝对不能本末倒置,所以,人生在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