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掘弘扬民族传统医药加快发展我州天然药业
发掘弘扬民族传统医药 加快发展我州天然药业
州政协委员 邹昆林
州委在关于制定楚雄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把天然药业作为我州的五大特色产业之一,加快培育建设,使之尽快成长为新的支柱产业。发展天然药业,我州有较丰厚的资源优势,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和世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认识不断深化,全球已兴起了新一轮的天然药物消费热潮,包括民族药在内的传统中医药通过与现代技术的结合进入世界天然药物市场,给我州发展天然药业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发掘弘扬民族传统医药,加快发展我州天然药业,我对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 充分认识民族医药的地位和作用。
在中国传统医药学发展史上,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民族医药学,如汉医、藏医、蒙古医、维吾尔医、朝鲜医、壮医、傣医、彝医等。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区的彝族文化及其医药学传统,不仅有独特的诊疗方法而且形成了特有的医药学基本理论。彝族有自己的文字和医药学著作流传于世,迄今为止发现的彝医药古籍有明代的《彝族医药书》、《作祭献药供牲经》等;清代的《小儿生长书》、《医病书》、《医病好药书》、《三马头彝医药书》、《洼垤彝族医药书》、《斯色比特依》、《元阳彝族医书》、《奄者彝族医药书》和《迤施河彝医书》等;近代整理出版的有:《宇宙人文论》、《西南彝志》、《彝族医药学》、《楚雄彝药志》、《楚雄彝州本草》等著作。这些宝贵的彝医药学知识为我国传统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医药学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为此,我们要在继承民族医药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民族医药文化,对彝族医药学进行深入的发掘、整理和完善,开展彝医药学基础理论研究,使之促进彝药新产品的开发,为发展我州天然药物产业,形成龙头企业群,创立地方名牌,推动我州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二、彝族医药学与其他民族医药学的优势比较。
根据《彝族医药书》记载,早在明代,彝医就已经有了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已能治疗内、外、妇产、五官科等多种疾病,治疗用药多为彝地特有的药物,以其独有的理论,简单的组方,奇特的疗效为其特点。现已初步总结出的彝药共有1189种,其中植物药871种、动物药262种、矿物、化学药物56种。近年来我省许多企业采用现代制药技术,对一些疗效明显的彝药方剂进行了研发,先后成功地推出了一批彝药新产品,有的已获得国家新药证书投入批量生产和销售。如根据对彝族用药“青蒿素”的研究,开发出了蒿甲醚系列名优产品;对彝药的研究,开发出了鞘蕊苏口服液、仙鹤胶囊、咽舒欣胶囊和口服液、彝止血、彝止痛胶囊和蜂毒擦剂等一批彝药新产品。近年来,仅云南省卫生厅审批的150多种民族药中,彝药就占了50%,彝药新产品开发已呈现出了较好的增长势头。但是,彝医与目前国家已经批准的蒙医、藏医、维吾尔医、傣医四种民族医药体系相比,彝医尚未形成有别于中医的独立医药学、药物本草专著和药材标准等规范化的理论体系,因此还未获得国家的认可,这些缺陷给彝药新产品开发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加快彝族医药基础理论的研究,开展彝药资源普查,编制彝药本草,制定彝药标准,尽快形成规范化的彝族医药学理论体系,上报国家审批,为开发我州彝药产品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这是摆在我州天然药物产业化开发面前的首要任务。
三、彝族医药学基础理论研究及天然药物产业开发中需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1、民族新药产品开发缺乏有效的医药学基础理论的科学指导,给新药研发带来困难,成为制约我州制药产业持续发展的难点问题。彝药品种中的大部分天然药物不属于中药药典规定的药材范围,而我国目前还没有经国家认可的彝药材标准、彝药草本和彝医规范,所以彝药在申报为国家新药时,较之传统中药增加了难度,使得许多组方独特和疗效明显的彝药难予获得国家新药的审批,也使得彝药在研发过程中无规可循,加大彝药申报为国家级新药的难度。
2、我州天然药物产业开发后劲不足,缺乏新药产品的支撑,现有产品面临着二次开发的重任。目前我州已投入生产的新药产品主要有:三类新药品种4个、民族药新产品18个、保健药品1个、常规药品300多个,新产品在全部药品中的比重较低。存在着结构性的不合理问题,除盘龙云海药业公司的“排毒养颜胶囊”保健药品达到规模化经营外,其他新药产品还有待于不断提高经营水平,开拓市场。根据国家药品的有关政策,我国保健药品早已停止审批,明年后将面临着降为保健食品或研发后转报为药品的选择;民族药新产品也面临着再研发后转报为国家级新药或是被淘汰的选择。现有药品研发升级为国家二、三、四类新药,需要在药理、药效、毒理和临床学等方面加紧进行研究,力争我州一批疗效明显的新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