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代兵器揭秘系列.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兵器揭秘系列

古代兵器揭秘系列——剑篇 作者:张晨 书报刊名:《世界军事》2009年第1期,第82~85页   剑者,百兵之首。提起剑,我们想到的多是那些仗剑行侠的侠士和武林高手,剑在他们手中出神入化,无所不能。但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剑似乎只是一种健身用品,威武的神剑总是难觅芳踪。那么,中国历史上到底有没有那些削金断铁的宝剑?传说中天下五剑的真实面貌又是怎样的呢? 上古神剑   剑作为一种兵器,主要作用为刺和砍。剑为日后短兵之祖,所有近身格斗的兵器,如刀、匕首等都是剑日后发展出的分支。历史上最早的剑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此时的剑为石制,模样更像匕首。随着青铜冶金技术的提高,剑的制造工艺日趋完善。至商周时期,剑的基本形制确定下来。通常情况下,一把剑包括剑刃、剑茎、剑格、剑首以及剑室5部分。   剑刃也可称为剑身,是剑的主要部分,使剑格斗能否克敌,剑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剑茎也可称为剑尾,即剑把,形制各有不同,名剑的剑茎常使用玉石或金银为饰;剑身与剑茎中间起保护作用的是剑格,剑格是到了周代中后期才逐步出现;剑茎末端的圆形部分称剑首,与剑刃、剑格、剑茎一同铸造;也有人将剑刃的尖部称为剑首,主要用于突刺。剑室也称剑鞘,周以前的剑,由于剑身较短,不需要剑鞘,到了晚期,剑体逐渐发展得长而大,剑刃也较为锐利,所以发展出来了剑鞘。   周代铸剑工艺大幅进步,得益于合金技术与外镀技术的发展。当时铸剑的材料为青铜,青铜为天然红铜与锡等元素的合金,《考工记》依据合金中铜锡比例将青铜分为6种,分别用于铸造鼎、斧钺、戈戟、剑刃、箭矢、日常工具。用于剑刃的青铜铜锡比例大致3:1左右。总体来看,记载还是过于简化。1929年安南河内的矿质化验所,曾将周代铜斧化验,结果为:天然铜55.2%、铅17.3%、锡15.3%、铁4.4%、银0.012%、金极少。1930年,法国人化验周代铜戈,结果为:铜82.32%,锡16.44%,铁0.43%,锌0.20%,铅0.15%,锰极少,镍极少,砒极少。日本专家通过对周戈矛的化验,考察出其中还有锑、硫磺等元素混入。总的来说,周代使用的兵器,内部成分除铜锡外,还含有铅、铁等少量元素。这种合金成分与千年后国外某些合金有相似之处。锌、锰等元素的添加可以使兵器坚而不脆,而锑与硫磺及砒的混合,可使刃质刚柔相济,达到既锋利又经久耐用的效果。金银的添加,有防锈功效。可见,当时合金冶炼工艺的高超。   周剑之所以能经数千年而不腐,一方面是由于铜锡金银等元素的合理调和,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周代的外镀技术。法国考古学家化验周代兵器后认为,周代兵器的外镀技术不仅美观,而且还能保护兵器。 天下五剑   春秋战国大规模战乱的到来,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兵器的发展,剑也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为了加大杀伤力,剑身长度不断增加,周代剑身长度一般在20-30厘米,春秋战国时剑身长度已达到45-50厘米之间。传说中的天下五剑:龙泉、太阿、工布、鱼肠、莫邪,也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   春秋时期,我国东南的吴越两国铸剑技术有突出的发展,工艺华美,雕饰技术高超,可称一绝。尤其是对剑身的处理,不仅具有神秘华丽的花纹,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寒光四射、锋锐如新。现在我们所熟悉的名剑如干将、莫邪、龙泉、太阿、纯钧、湛卢、鱼肠、巨阙等,都是出自这一时期,值得指出的是,这一时期剑刃上的冶金技术,是极其高超的,可以锻造出极具杀伤力的剑刃。据《越绝书》记载,越王勾践有5把剑,闻名天下,请当时著名的兵器鉴赏家薛烛鉴定。先给薛烛看豪曹、臣阙剑,薛烛表示这2把剑非同寻常。又取来纯钧、湛卢剑,勾践问如何,薛烛回答道:看剑上的花纹,如天上繁星,其光芒犹如流水一般,难道就是纯钧剑吗?勾践很得意,并表示有人想用3个村子、千匹战马、2座城市和他换这把剑。由此推断,此时的一些名剑,已经开始使用钢铁材质。   文中提到的剑刃上的花纹,与日后的大马士革刀、日本武士刀的花纹非常类似,制造工艺应该也比较类似,都是将金属经过多次锻打,从而在表面形成花纹。经冶金学家化验,得出的结论是,花纹刃内含有碳、硅、锰、硫磺、磷等元素,增加了兵器的硬度,也使剑刃千年不腐,还可以起到美观的作用。如果说,我国早在春秋末期就掌握了这门技术,那么就意味着领先世界近千年。 勾践剑的秘密   如果说花纹刃是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顶峰,那么复合制剑技术则是我国制剑技术达到的另一个高峰。   熟悉日本刀的朋友都知道铁包钢的说法,指的是刀刃部分使用钢,刀脊部分使用铁的制造方法,它即可以保证刀刃锋利,又可以使刀在劈硬物时不致因刀身过硬而折断。日本刀也因此被公认为世界最优秀的刀剑之一。但早在24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已经出现了类似的技术。   每位见到越王勾践剑的朋友都会被它深深折服,这把古剑历经千年剑刃依旧锋利异常,实属罕见。其中的奥妙在于古人采取了硫化法,在

文档评论(0)

wend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