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可持续生存式发展:强健新生的生态文明道路
唐代兴:可持续生存式发展:强健新生的生态文明道路 ?关键词:自然宇宙始终处于进化历程之中,人类文明不断攀越自身阶梯:工业文明替代农业文明之后,以其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步伐将自己推向尽头,并以自身的全部智慧开启了生态文明的曙光。生态文明是一种生境化文明,它的具体指标有三:一是地球具有强健的承载力;二是社会具有生生不息的自净力;三是气候生境化运行。以此三大指标为规范引导,探索以低碳化生存、灾疫防治、生境化教育为主要方式的可持续生存式发展,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唯一正确道路。 ?关键词:生境化生态文明 可持续生存式发展 低碳化生存 灾疫防治 生境化教育 ?当代社会,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从整体上观,这是一个国家世界化和世界国家化的时代;具体论之,它却是一个中国世界化和世界中国化的时代。这个时代正在无声地追求一种全新的文明,即生境化生态文明;并为此而开辟着一条全新的道路,可持续生存式发展道路。本文的任务,就是尝试从整体上描述生境化生态文明的可持续生存式发展道路之全景蓝图。 ?1、人类文明的当代进路 ?进入21世纪,率先把创建生态文明社会作为国家战略而提出来的,是中国政府。所以“生态文明”成为一个地道的中国话语,并在意识形态层面迅速达成了社会共识。这种共识,不仅是中国人独特的政治智慧和生存智慧的体现,同时也张扬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规律。自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社会就开始了对人类未来新文明形态的探索与研究,比如后现代主义、生态学、环境哲学、绿色政治等等,都是从不同领域切入来探讨人类新文明形态的努力方式。20世纪70-80年代,未来社会学盛行,最著名的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立足于人类存在的当下处境,透视历史的长河而提出“第三次浪潮”的假说。他指出,第一次文明浪潮发生在一万年以前,人类进入农业社会,把自己从与动物为伍的野蛮社会中解放出来而成为与动物相区别的人。第二次浪潮却发生在三百多年前,它摧毁了古老的社会基石,创建起了一个让人类充满无穷乐观态度的丰富多彩的工业文明社会。然而,很不幸福的是,“第二次浪潮的乐观主义遭到了第三次浪潮文明的痛击,悲观主义成了一时的风尚。今天世界迅速认识到,在道德、美学、政治、环境等方面日趋堕落的社会,不论它多么富有和技术高超,都不能认为是个进步的社会。进步不再以技术和物质生活标准来衡量。社会不会只沿着单一轨道发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是衡量社会的标准。” 因为进入20世纪后半叶,表现上看来欣欣向荣的“世界正在从崩溃中迅速地出现新的价值观和社会准则,出现新的技术,新的地理政治关系,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传播交往方式的冲突,需要崭新的思想和推理,新的分类方式和新的观念。” ?阿尔温.托夫勒所描绘的第三次浪潮,就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新文明形态。这种新文明形态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终于开始展露出她的整体轮廓,这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之所以在当代产生,其根本之因源于工业文明本身。 ?工业文明是以工业社会为基石。从形态构成论角度看,工业社会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使用不能再生的石化燃料作为能源基础和能源动力;二是全面依赖技术,全力追求技术的发明与革新,成为社会的主动力;三是社会生产以消费为社会动力。从精神构成论角度看,工业社会由三个信念所支撑:一是一切各不同相的意识形态,都是建立在人类社会面对自然、征服自然的思想观念基础上的;二是工业化是社会进化的最高阶段,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同时,也认为工业化是最先进的社会形态;三是历史的潮流推动人类奔向生活更美好的未来,则势不可挡。由此两方面合谋,生成出工业社会的目标追求和价值体系:工业社会是“以人对物质的无限欲望与需要、掠夺与占有为动力,以科学主义为展开方式----即以对科学的发现和技术的开发为展开形态以傲慢的物质霸权主义观念为行动纲领,以绝对经济技术理性为行动原则,以追求无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快乐和幸福为最高目标。” ?工业文明社会的这一整体目标追求标志了它只能是一种极限文明形态,这种极限文明形态发展到今天,已经从三个方面自我中止了自身的发展:一是它改造、征服、掠夺自然成性,把人类自己推向了与自然世界完全对立的转折点;二是它无限掠夺和高度消耗、浪费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处于枯竭状态;三是它持续追求经济高增长造成了整个地球的高污染化、高碳化。如上三者的持续强化,最终形成无可逆转的合力,开辟出工业文明的自我否定之路,这即是生态文明对当代人类的强健新生。 ?2、生境化生态文明蓝图 ?生态文明既是对未来社会形态的一种设想和描述,也是当代实践探索的坐标定位,所以,创建生态文明社会,既源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需要,更融进了想象与实践的合乐,这种合乐事实上敞开为一个不断探索与矫正的过程。 ?旧酒新瓶式的生态文明 客观地看,西方社会对生态文明这一新型社会形态的探求,始于20世纪60年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