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同济大学专业介绍.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同济大学专业介绍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是全国高等院校中最早以学院建制成立的环境教育和科研学术机构。学院设置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市政工程(给水排水专业)三个二级学科专业,均具有从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流动站的完整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体系。 学院研究领域包括环境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水资源与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化学和环境生物学等。目前共有教职工127人,截止至2006年9月,我院共有博士生导师34人,硕士生导师59人(含博导),学院目前教授42人(其中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人),副教授40人(其中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人)。每年招收本科生约150人,研究生190人。 学院与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及港台地区建立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主持了“水环境国际研讨会”、“国际水污染控制及水处理技术”、“中日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海峡两岸环保学术研讨会”、“中德合作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研讨会”、“中国-瑞士固体废物管理与技术研讨会”、第五届中国-日本城市环境研讨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未来领导人研修班”等国际学术会议和双向交流活动。国际合作中法研究生班每年输送10多名学生到法国巴黎高科理工大学学习,学生获得同济大学工学和巴黎高科理工大学理学双硕士学位。 国际合作中法研究生班每年输送10多名学生到法国巴黎高科理工大学学习,学生获得同济大学工学和巴黎高科理工大学理学双硕士学位。2006年,联合国学院面向亚太地区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 五十多年来,学院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环境保护和给水排水领域高级专业人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国际合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形成了“校内优势”、“国内领先”和“国际知名”的学科地位。 近年来,学院主持和参与了大量国家及部委重大科研项目,已完成“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15项,主持和参加的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项,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一项,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其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 学院发展历史 (1907 年德文医学堂创立,学堂设在白克路(今凤阳路)。次年,校名改为同济德文医学堂,意蕴合作共济。1912 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增设工学堂,1927年正式定名为国立同济大学。) 1951 年,私立大厦大学、光华大学的土木工程系合并到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调整后土木工程系分结构、公路、水利、市政四个专业组。市政组开设给水工程、排水工程课程,在全国首批设立给水排水方向。 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同济大学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最大、专业最全的工科大学。交通大学、圣约翰大学等上海地区的土木、建筑、测量等系并入同济大学,新建的上下水道系由著名市政工程专家杨钦教授任系主任,谢光华教授任副系主任,设置上下水道专业,是给排水专业的前身。 1953 年,上下水道专业的28名学生作为第一届本科生毕业,成为国内首批上下水道专门人才。上下水道系重组,更名为卫生工程系。 1954 年,上下水道专业更名为给水排水专业。从1954年起,给水排水专业每年招收本科生均在60人以上,多数年份招生人数超过90人。 1956 年,给水排水专业开始招收本科函授生。 1957 年,卫生工程系并入城市建设系,同年,给水排水专业招收研究生。 1958 年,聘请苏联专家阿普基卡里夫教授(列宁格勒建工学院)来讲学,培养教师和研究生,并帮助给水排水实验室工作。 1959 年,同济大学给水排水教研室主编的全国首批统编教材《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出版,在全国高校中使用。同年成立给水排水研究室。 1960 年,增设工业用水与废水研究室,首次把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保护列入大学教学系列。 1963 年,重新调整城市建筑系,设给水排水、城市建设和工程测量三个专业。给水排水专业经过10年创业,得到稳步发展,给水排水研究室教师从创业初期的10人增至27人。 1965 年,形成被誉为“四大教授、八大讲师”的科学研究骨干队伍。四大教授为杨钦、谢光华、胡家骏和李善道,八大讲师为严煦世、孙立成、高廷耀、陈霖庆、钱维生、许建华、吴祯东和胡斌。 1972 年,给水排水专业与暖气通风专业合并成立水暖工程系。 1978 年成立环境治理组,高廷耀任组长,把环境保护与治理提到教学日程中。 1979 年,水暖工程系更名为热能与环境工程系,增设环境工程专业。同年,从给水排水专业中抽调学生开设环境工程专业试点班。 1980 年,环境工程专业正式招收本科生。 1981 年,热能学科部分划归机械系,单独成立环境工程系,成立给水工程和废水工程两个教研室,设有给水排水和环境工程两个专业。给水排水专业(研究生专业名称为市政工程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双获第一批硕士学位点资格。杨钦教授为全国第一批博士生导

文档评论(0)

wend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