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吓出来的病
心理状态影响人的免疫系统 作者:李兰陵 提供人:网上家长学校 阅读:211 评论:0 时间:2011-4-12 8:22:40??【大中小】 为什么有那么一批人,被定性为“恐艾症”后、在获知美国并没有查出“新病毒”后,仍坚持认为自己患上了比艾滋病更为可怕的“阴性艾滋病”?
他们坚持有病的原因,是躯体确实有疾病症状,他们不知,其实,他们患的是?“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十版疾病分类中的“躯体化障碍”、“疑病症”。
采访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院?杜文东教授
1?血样送到美国没有查出新病毒
现在全国至少有六省市共数千人(江苏7位),坚信自己患上了“阴性艾滋病”。
“阴性艾滋病”,是指自称染上了艾滋病病毒,有与艾滋病感染极为类似的症状,但经过多次HIV(艾滋病)检查,均显示阴性,因此认为自己感染的是变异的艾滋病或可怕的未知病毒——一种无法检测的、可以唾液传播的、攻击人类免疫系统的类艾滋病病毒。
个案——
(1)港人汪先生(个案均为化名),30多岁,2009年,与妻子吵架,愤而离家,与香港女网友发生了一次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担心自己感染性病,到医院进行多项检查,均证明没有感染艾滋病或性病。?
但是,去年十一月,他开始出现全身乏力、淋巴肿大、舌苔长出绒毛、肌肉跳动及关节离奇作响等症状,抵抗力不断变差,体重急跌七八磅,多次求医,找不出病因。
最近他怀疑将病毒传染给妻子,因为其妻长期出现咽喉炎、腹泻及肠胃胀气等症状。
(2)广西姜先生,26岁,去年七月一次召妓时安全套穿洞,翌日病发,出现腹肠作响、恶心,其后皮肤出现红疹、四肢乏力、胸口闷、心悸及关节响等。他花上一万元作身体检查亦找不出问题。疑因同桌吃饭将惊世病毒传染给三名同事。?
(3)安徽黄先生,2008年在巴士上疑被“针”扎了一下,一星期后出现盗汗、恶心、反胃、淋巴肿痛的情况,体重急跌十五公斤。虽然艾滋病测试呈阴性,但病情始终没有好转。怀疑已将不明病毒传给妻子、哥哥、嫂嫂。?
(4)黑龙江人章先生,2007年,光顾色情场所,被一名突然闯进的妓女用舌头舔了左胸一下,他立即清洗了口水,但翌日却感冒发烧,并陆续出现低烧、腹泻、牙龈疼痛等病征。一个月后身体出现莫名红点。三个月后患上脑膜炎。他曾在三个月内接受七次艾滋病测试,并进行多项身体检查,均未知病因,担心会传染家人而离家独居。?
(5)上海林先生,其母2008年在医院输血后,相继出现盗汗、手脚麻木及出皮疹等症状。后来他在一次母亲受伤的意外中沾到母亲的血,两周后,林忽然全身淋巴肿大、皮肤出现大块血斑、肌肉有不寻常的虫爬感。2009年初,晕倒在上班的路上。经八次艾滋病的检测均为阴性,其他检查亦未能查明病因。?
6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表示:根据调查,目前可排除自述疑似艾滋病感染人群感染艾滋病毒;中疾控将血液标本送美国相关实验室检测,其结果是:已经检测的样本艾滋病抗体均为阴性,尚未检测到相关致病病原体。
因此说,“阴性艾滋病”只是恐艾症状。
但是,检测结果和初步结论没有得到该人群认可。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经过多次艾滋病测试,已完全脱恐。但如果说没有病,为什么症状还是不退呢?”
2?心因性“躯体障碍”很常见
让他们坚持有病的原因,是实实在在的“躯体症状”,其实这种心因性的“躯体障碍”很常见。
个案:警察让一位母亲去辨认一具女尸,看是否是她前几天离家出走的女儿。她就在发现那女尸穿的衣服就是自己女儿临走前穿的衣服时,立刻晕倒了,醒过来后,她发现自己的双腿不听使唤了——瘫痪了!
个案:女,13岁,因哮喘发作住院。她已哮喘发作好几天,门诊用数种药物解痉平喘治疗无效。入院时神志清晰,呼吸深慢、胸廓起伏明显,随着呼吸弯腰伸颈。体格检查无紫绀及鼻扇,肺部听诊无哮鸣音。详细追问病史,父亲刚去世不久,原与父亲比较亲近,生活上依赖性较强。
个案1的瘫痪和个案2的哮喘,均是心因性的“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是“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十版(ICD-10)及“美国精神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中一个疾病分类。
其临床特征是:病人主诉一种或多种躯体症状,但规范的治疗常常不能解决患者的病痛。
世卫组织统计,全球约有10%的人存在心理问题,其中躯体化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0.2%~2%。
其病因为何呢?心理学家解释——
是个体在心理应激反应下,当情绪不能正常地从言语和/或行为方面发泄时便被潜抑下来,而以“器官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形成躯体化症状。这种躯体不适和症状不能用病理来解释。
患者用躯体化症状置换内心不愉快的心情,如,表达了某种想法和情绪,或者减轻了由某种原因造成的自罪感,等。在潜意识中,他们感受到了患病的好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