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计算机信息安全专题--第三讲数字水印及信息隐藏
作业 密码学与隐藏学的区别和联系? 什么是数字水印?它有那些基本特点? 数字水印的两个主要应用是什么? 在这两个应用中使用的水印有什么不同? 信息隐藏及数字水印 主要内容 密码学的问题 信息隐藏技术 数字水印 密码学的问题 加密方法保护下的数字媒体一般不具有可识别和理解性,因此,不利于媒体的的直接传播和使用 加密方法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它明确地提示攻击者哪些是重要信息,容易引起攻击者的好奇和注意,并有被破解的可能性 一旦加密文件经过破解后其内容就完全透明,其保护作用也随之消失 信息隐藏 信息隐藏及其与密码学的联系 信息隐藏机理 信息隐藏技术的内容 一、信息隐藏及其与密码学的联系 信息隐藏(伪装)就是将有意义的秘密信息隐藏于另一非机密的载体内容之中。所用载体形式可为任何一种数字媒体,如图象、声音、 视频或一般的文档等等 密码仅仅隐藏了信息的内容,而信息伪装不但隐藏了信息的内容而且隐藏了信息的存在 传统的以密码学为核心技术的信息安全和 伪装式信息安全技术不是互相矛盾、互相竞争的技术,而是互补的 . 二、可能吗?(机理) 多媒体信息存在很大的冗余性,从信息的角度来看,未压缩的多媒体信息的编码效率是很低的,所以将某些信息嵌入到多媒体信息进行秘密传送是完全可行的,并不会影响多媒体本身的传送和使用 人眼或人耳对某些信息有一定的掩蔽效应,比如人眼对灰度的分辨率只有几十个灰度级;对边缘附近的信息不敏感.利用人的这些特点,可以很好地将信息隐藏而不被察觉 三、信息隐藏技术的内容 两个重要分支 共同点: 将重要的、秘密的信息嵌入到不受怀疑、公开的数据中。 隐写术(Steganography) 通常用于秘密通信过程中;秘密的信息可以是任何信息;一般情况下,隐写术不要求算法具有鲁棒性,也就是当公开数据被破坏或失真之后,隐藏的信息将无法提取出来;它着重于最大限度地隐藏和传送信息 . 数字水印(Watermark) 主要用于版权保护和认证;它隐藏的信息与被保护的对象及或它的所有者有关;它着重于鲁棒性的要求,即攻击者即使知道隐藏信息的存在,仍然不能够、删除水印; 数字水印 数字水印技术发展的动力 数字水印定义 数字水印的研究状况 数字水印的通用模型 数字水印的基本特征 数字水印的分类 典型数字水印算法 数字水印应用 数字水印攻击 一、数字水印技术发展的动力 数字产品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数字多媒体产品得到了日益普及和广泛应用。 数字产品易于编辑、复制、传输,促进了人类信息的共享, 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同时,对数字产品(数字声音,文本,图象和视频)的原版进行无限制的任意编辑,修改,拷贝和散布,造成数字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安全的问题日益突出。 二、数字水印定义 普通水印 是一种几乎不可见的印记,必须放置于特定环境下才能被看到,不影响物品的使用;普通水印的制作和复制比较复杂,需要特殊的工艺和材料.普通水印常应用于诸如货币、支票、证书、护照、发票等重要印刷品中,它主要用于鉴定物品的真伪. 数字水印 将与多媒体内容相关一些标示信息直接嵌入多媒体内容当中,但不影响原内容的使用价值,并不容易被人的知觉系统觉察或注意到。通过这些隐藏在多媒体内容中的信息,可以达到确认内容创建者、购买者,或者是否真实完整。 三、数字水印的研究状况 1994年Schyndel和Tirkel等在IEEE国际图像处理大会上发表了题为 “a digital watermark”的论文,这标志着数字水印概念的诞生。 1996年5月30日至6月1日,在英国剑桥牛顿研究所召开了第一届国际信息隐藏学术会议,此次会议把数字水印作为它的一个主要议题 1998、1999、2001、2002、2004,2006,2007又分别召开了七界国际信息隐藏研讨会议。 根据IEE/IEEE Electronic library全文数据库检索的情况,从2001到2007年有关数字水印文献的数量分别为:222,302,365,438,512,596。 数字水印的研究状况 我国数字水印的研究起步于1998年,在何德全、周仲义、蔡吉人三位院士的倡导下,分别于1999、2000、2001、2002、2004,2006年召开了六届国内信息隐藏学术研讨会 。 第七届国内信息隐藏会议(CIHW2007)于2007年11月在南京举办。 根据中国期刊网数据库检索的情况,从1999年到2007年文献的数量分别为:16、42、109、187、298、372,624,682篇。 数字水印的研究状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统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