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金融安全问题的理论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区域金融安全问题的理论研究.

我国区域金融安全问题的理论研究 刘锡良 胡岷 金融是市场经济的中枢,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风波迭起,各种形式的金融危机接连不断,使得金融安全已经成为经济安全的首要问题。 尽管我国的金融体系总体上保持着安全性,然而我国经济正处于转轨时期,体制性原因、制度变迁和多年来国民经济运行的深层次问题,给我国的金融安全积累了隐患,引发个体和局部金融危机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同时,我国具有开放经济的特征,加入WTO的进程逐渐加快,外来的金融冲击对我国的金融体系正逐步构成威胁。消除局部或区域金融安全的隐患,保障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课题。 一、金融安全和区域金融安全 金融安全是建立在有效的调控体系、稳健的组织体系和规范的运行秩序基础上的稳定而有活力的金融运行状态。现代金融体系的主要环节——调控体系、组织体系、运行秩序,对金融体系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而在经济生活中,这些环节本身并不能孤立存在,因此金融安全是需要联系现代经济制度、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特征而考虑的经济问题。 金融安全与金融危机、金融风险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金融学范畴。经济学上,风险是依存于收益的概念,可以表示为经济主体决策结果带来收益(损失)的可能性。经济主体在逐利行为中,均要承担相应的一定程度的风险。所以,风险是市场经济的共生物,只要有市场经济,就必然存在着风险,只要有金融交易存在,金融风险就必然存在。金融风险是金融体系自然和内生的,只要能有效控制,金融风险的存在绝不意味着金融体系的不安全。金融危机则是由于金融体系的内在机制,特别是风险控制机制出现严重问题,外部的巨大冲击或者决策失当,造成风险损失的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巨大损失,从而使金融体系陷入混乱无序、失控甚至崩溃的状态,表现为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无力支付乃至倒闭,资本市场价格及外汇市场价格暴跌,货币急剧贬值,最终引发整体的金融和经济动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金融安全研究,就是研究金融体系如何在承担风险的同时,有效地回避金融危机的问题。金融安全问题就是金融体系在内在具有不安全因素的前提下,寻求安全状态的问题。 从系统论的角度,金融安全可按层次划分为宏观金融安全、中观金融安全及微观金融安全。现代金融至少是一个全国性的体系,以货币为工具,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主体,由政府的职能部门中央银行进行调控。宏观金融安全的主要标志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稳健和币值的相对稳定,尤其以币值稳定最为重要。宏观安全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金融体制的设计与体制改革,金融市场化的渐进性、可控性及操作性因素。微观金融安全是指个体银行或金融机构的安全性问题。很大程度上,微观金融安全是技术性的金融安全问题,研究个体金融主体如何克服内生的脆弱性,在不对称信息及不确定条件下建立起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适应市场变化及制度变动,形成一系列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中观金融安全则是结构性的金融安全问题,它包括行业性金融安全和区域性金融安全两个方面。行业性金融安全是指某个金融行业的金融安全问题,区域性金融安全则是指某个地区的金融安全问题:某个地区的金融体系是否处于稳定、有序和规范的运行状态。因此,区域性金融安全既有量的概念,又具有地域特性,必须结合区域或地区经济的现实特点和背景加以研究。 二、区域金融安全研究的理论基础 早期马克思曾对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做出过深刻论述,本世纪初凡勃伦提出了金融体系不稳定假说。其后,对于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解释引发了一系列学术界对于金融危机的讨论。 费雪(Fisher 1933)认识到大萧条时期的严重经济衰退是由于金融市场失常作用的结果,并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债务紧缩”理论。货币评议主义的费里德曼和舒瓦茨(Friedman and Schwartz 1963)则排除了非货币性因素引发金融动荡的可能,将金融危机仅仅归因于货币的失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脆弱性理论始于八十年代,Bernanke(1983)相对于货币主义的“货币观点”而提出的“信贷观点”,揭示出了金融体系的缺陷。Minsky(1985)则对金融危机做出了周期性解释。随着博奕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金融脆弱性理论不断得到完善,已经逐渐摒弃传统理论而广泛用来解释银行及中介机构的行为及作用。其主要观点之一,则是认为金融机构具有内在和天生的脆弱性,在金融资产价格产生波动或其它金融市场扰动的情况下,不对称信息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困境将引发金融危机。“三代货币危机模型”是近年来对各国不断出现的货币危机所做出的理论阐释。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是克鲁曼(Krugman 1979)提出的国际收支危机模型,将货币危机归结为与固定汇率制度相矛盾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Obstfeld (1994)的第二代模型则是强调货币危机预

文档评论(0)

dbt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