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史复习资料重点简化版..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批评史复习资料重点简化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先秦文学批评 第一节 杂文学观念 一、填空题: 《文选》——南北朝 梁 的萧统 P99 《文心雕龙》—— 西晋 南北朝 梁 刘勰 P109 《典论.论文》——魏 曹丕《典论》其中的一篇 P70 《文赋》——西晋 陆机 P76—P77 《诗品》——南北朝 齐梁 钟嵘 P149 “文以载道”——西汉 扬雄 P45 二、名词解释 《杂文学观念》(重要) 古人称:物相杂是曰文。不同的事物,交杂在一起就是文。说文解字:文,错画也。错,交错。文,纹路,图案。早期人们将文认为是纹身或本着线条构成认为是经纬或者交叉。杂文学观念是对于宇宙天地和人类社会的关注。更重视人文,注重文学当中的人伦观念,道德内涵,政治作用,注重文理结合。同时在文学批评史上占据上风地位。特别体现在散文方面。 “断章取义” (重要) 当时人们赋诗言志的时候,往往不管原诗的整体内容,只取其某一点的相同或类似。这叫做断章取义。这种风气对文学批评发生了一定影响。 “三不朽”(重要) 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提出三不朽的说法。 原文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以其为不朽。立德指建立一个民族、一个政权,主要是指治国;立功指立边功和武功,立言指著书立说,指文化学术类的;这一认识成为后世儒家文学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中国诗歌理论的“开山纲领”诗言志(重要) 《尚书·尧典》提出诗言志的概念。是指诗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这种观念在理论上的概括,就是所谓“诗言志”,是人们对于诗歌性质、功能的认识的一种概括性表述。但是在先秦时期,志主要是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 第二节 儒家文学观 一、填空题: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子曰: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子曰: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宪问》) 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为政》) 子曰: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观群怨——(《阳货》)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以意逆志说: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P21 知人论世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P22 知言养气说::“我知言,我善养我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P22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中和之美) 二、名词解释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重要)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思无邪 (重要) 《论语·为政》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从艺术上批评标准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做到委婉曲折,不要过于直露。“思无邪”是他进行文学批评的标准。所谓“无邪”,指纯正没有邪念。被孔子赋予了政治与伦理的含义。发挥诗歌的教化作用。 兴观群怨(重要) 此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的。兴,是说诗歌对于人们思想情感有启发感染作用,可以引起联翩的想像。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则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和谐人际关系,能起到团结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此说全面地总结了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兴观群怨”说对后世诗论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 “以意逆志说”(重要) 语出《孟子·万章上》孟子要求说诗者不要拘泥于个别字句的表面意义,而应当根据全篇去分析作品的内容,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思想去体会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深层意蕴,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孟子以这种方法还其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此说也往往被误解,导致主观武断的批评。 “知人论世说”(重要) 此说是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的。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此说是对其“以意逆志”说的重要补充,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具有重大的影响。 “知言养气说”(重要) 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我知言,我善养我浩然之气。”所谓“养气”是指人的道德修养功夫,经过长期的蓄养,才能形成浩然之气。所谡“浩然之气”实际上是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达到一定的境界后形成的一种昂扬的精神状态。所谓“知言”是指辨别言辞的能力。人的道德修养、思想境界提高了,自然会加强辨别言辞实质的能

文档评论(0)

dbt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