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年5000名教师考试专题2010年5000名教师考试专题
2010年5000名教师考试专题:高中地理必记知识点(第三部分)
?
412 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指示物(有一定的局限性)。
413 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关系 了解当地物质文化环境(公交汽车站牌)和精神文化环境(地名)
414 文化源地 文化事物、文化现象(常点状)和文化系统(常面状)最初产生
415 文化区的空间特点 范围有大有小、边界有实有虚、不一定与自然区重合
416 有关文化概念的关系 文化事物—文化综合体(汉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系统(中华文化区)
417 中国传统文化的三级划分 地区(东部农业、西南农业、西部游牧)——亚区——副区
418 文化扩散类型 扩展扩散(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迁移扩散
419 旅游活动的三要素 旅游者(主体)、旅游资源(客体)和旅游业(媒介)
420 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主体的大众化、空间的扩大化、方式和内容的多样化、目的的娱乐性
421 旅游活动的作用 满足人类需求,促进经济发展,扩大交流
422 旅游资源及其特性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多样性、非凡性、可创造性、长存性。
423 旅游资源的价值 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
424 旅游景观欣赏的基本要求 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抓住景观特点。以情观景。全面了解
425 园林常用的构景手法 主配、层次、框景、借景。
426 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破坏生物资源、背景环境、文物古迹;冲击社会秩序。
427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容人量
428 世界政治地图演变的主要原因 国家间的政治和经济冲突以及国际竞争。
429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多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430 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科技进步(交通和信息)、跨国公司的建立。
431 主要区域经济集团 西欧、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
432 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 基本实体、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内政和外交、科学和技术。
433 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 坚持改革开放、科教兴国、重视三农、计划生育、独立自主的外交。
434 三大自然区及其划分依据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气候和地貌)
435 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地形地势、气候、植被土壤、水文、人类活动
436 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热量差异)
437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距海远近)
438 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地势高低)
439 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沿海)、中部、西部(陕甘宁青新、云贵川藏渝)
440 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差异及其原因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自然原因、社会和
经济原因)
441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 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442 国土整治的概念 对国土资源拟定规划,提出措施,制定政策的国土管理工作。
443 我国开展国土整治的背景 地域差异显著人口众多基础薄弱
444 我国国土整治的主要工作 大江大河跨流域调水防护林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
445 我国区域发展 战略步骤方法(分析区域的资源优势和主要限制性因素)
446 遥感技术 从传感器接收信息到遥感信息应用的全过程(航片和卫片)。
447 地理信息系统(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448 全球定位系统(GPS) 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449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 脆弱的环境尖锐的人地矛盾
450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土壤、气候)人为因素(毁林、轮荒、开矿)
451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改善天然草场开展土地复垦
452 黄土高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保塬、护坡、固沟)
453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地理背景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荒漠化的发展(古代、近代、现代)
454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发展表现 旱农垦区草原牧区绿洲边缘河流下游基本建设
455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自然原因(气候)人为原因(过樵、过牧、过垦)
456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 协调人地关系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建立完整的系统
457 三峡工程的建设意义和作用 防洪发电航运调水养殖旅游
458 三峡移民的艰巨性 规模大难度大关系重大
459 三峡移民的有利条件 环境容量大就近后靠安置工程周期长政府重视
460 三峡移民的方针 开发性移民(一次性补偿、移民投资)
461 三峡工程生态环境效应 有利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9年高考生物新课标基础实验专题训练2009年高考生物新课标基础实验专题训练.doc
- 2009研究生公共英语《阅读B》词汇复习2009研究生公共英语《阅读B》词汇复习.doc
- 2009~2010学年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2009-11-9)2009~2010学年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2009-11-9).doc
- 2010-2011政治经济学原理题目2010-2011政治经济学原理题目.doc
- 201004 高教自考政治经济学(财)试题答案201004 高教自考政治经济学(财)试题答案.doc
- 2010zhuanyejieshaoxin2010zhuanyejieshaoxin.doc
- 2010——2011年第二学期教研计划2010——2011年第二学期教研计划.doc
- 2010中国绿色饭店发展报告2010中国绿色饭店发展报告.docx
- 2010公考行测专项辅导:选词填空经典练习题汇编(含详细答案)文库2010公考行测专项辅导:选词填空经典练习题汇编(含详细答案)文库.doc
- 2010内蒙古通辽市生物学科模拟试题2010内蒙古通辽市生物学科模拟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