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目 录
第一节:工程概况 - 2 -
第二节:编制依据 - 4 -
第三节:环境保护目标与体系 - 5 -
第四节:环境保护管理职责及制度 - 6 -
第五节:环境保护措施 - 7 -
第一节:工程概况
1、概述
萧太后河原为辽代开凿的运河,属凉水河支流,发源于北京市左安门,流经朝阳、通州,于张家湾注入凉水河。通州段萧太后河主河道长度约10.2km,两岸高程较低,受凉水河水位顶托,遭遇洪水时易导致两岸村庄、农田被淹没,造成两岸居民的生命财产损失。
同时,萧太后河位于通州新城南部,其现状已经成为区域建设、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急需对其进行治理。但由于萧太后河尚无专项规划,河道两岸的旅游区、新城街区详规也尚未完成,特实施本工程对萧太后河存在的问题进行阶段性治理。
本项目工程范围包括萧太后河通州段主河道及其支流南大沟。其中主河道治理起点为通马路桥,终点为入凉水河处,治理长度10.136km(本次招标不包含桩号4+683.8~7+725.3段);支流南大沟治理起点为通马路,终点为入萧太后河处,治理长度2.227km。
工程等别和标准:萧太后河通州段流域面积75.87km2,依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并结合该地区实际情况及通州新城建设规划,工程定为Ⅳ等工程,建筑物级别为4级。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3.1.3条,堤防工程为4级。
根据《通州区防洪规划报告》以及国家防洪标准、北京市防洪规划,河道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设计,50年一遇洪水不出槽。
工程地表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根据《水工建筑抗震规范》(SL203-97),主要建筑物地震设防烈度为Ⅷ度。
2、主要建筑物
(1)防洪墙
东六环~张家湾闸(7+694.1~9+376.7)段设置防洪墙,采用M7.5浆砌石结构,顶宽0.6m,平台地面以上墙体高度依据水面线确定,地面以下埋深0.8m,基础设置0.1m碎石垫层。墙顶设置0.15m厚C25混凝土压顶,并于墙身贴饰面砖,在保证行洪安全的前提下兼顾美观。
(2)出水口
出水口主体采用浆砌石结构,顶部设100mm厚C15混凝土压顶。当河道施工导致现状管道损坏的予以更换。
3、本标段施工内容
本施工第五标段施工范围,萧太后桩号:7+725.3~10+000、不含9+000~9+376.7主河道及新开子河。
主要内容包括:河道疏挖及边坡护砌,河道两岸修建土质堤防,修建浆砌石防洪墙,新建巡河路,改建雨水口等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所示全部工程内容。
第二节: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 GB/T 15773-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SDJ302-8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第三节:环境保护目标与体系
环境保护目标
噪声、污水、粉尘排放、固体废弃物达标排放;杜绝重大环保事故、事件;环保投诉率为零。
施工期排放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应经过有效处理后达到排入地表水的执行《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试行)》中的二级标准;尽量减轻施工队局部区域(如附近村庄等)周围的环境空气污染,施工区的总体环境空气质量控制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噪声污染,使噪声敏感区域(如附近村庄、学校等)环境噪声控制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1类标准、村庄内噪声控制在2类标准;采取卫生检疫、施工区杀虫灭鼠等措施,防止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施工区人群的身体健康。
二、环境保护体系
建立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处长为副组长,各工段技术员为组员的环境保护小组,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和文明施工管理细则,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第四节:环境保护管理职责及制度
管理职责
项目经理:
1)负责贯彻执行国家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2)负责本项目部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保持和实施;?
3)负责组织进行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控制重大环境因素和安全风险;
4)保障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所需资源。
技术负责人:?
1)对项目经理负责,贯彻实施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协助建立、完善环境管理体系,确保其有效运行;
2)负责施工过程所涉及的有关环境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识别与传递;
3)负责运行程序和对有关环境人员的培训、意识和能力的评价;
4)负责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验证结果。
环境管理员:?
1)对项目经理负责,贯彻实施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