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环境系统分析A》
课程设计
姓 名
学 号
专业名称
提交日期 2016年1月12日
第一章 任务书 3
1.1课程设计目的 3
1.2课程设计要求 3
1.2.1环境质量要求 3
1.2.2报告主要研究内容 3
第二章 课程设计内容 4
2.1总论 4
2.1.1设计依据 4
2.1.2评价因子 4
2.2项目 4
2.2.1热电厂 4
2.2.1.1背景介绍 4
2.2.1.2模型运用 6
2.2.1.3分析模型 8
2.2.2污水厂 8
2.2.2.1背景介绍 8
2.2.2.2模型运用 9
①污水厂处理前水质 9
②污水厂处理后 11
2.2.2.3分析模型 11
第三章 应对措施 12
3.1对热电厂所采取的措施 12
3.1.1增加烟囱物理高度 12
3.1.2使用除硫除尘设备: 12
3.1.3其他措施 13
3.2对污水处理采取的措施 13
第四章 课程设计总结 14
第五章 附录 15
5.1小组分工 15
5.2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部分) 15
5.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部分) 16
第一章 任务书
1.1课程设计目的
环境系统分析以模型化为手段描述环境系统的特征,模拟和揭示环境系统分析的发展与变化规律,并通过最优化对系统的结构与运行做出最佳选择。而本课程设计是《环境系统分析》课程学习之后的设计训练,目的在于让学生们把理论运用于实践。设计内容主要在以前布置的水环境质量模式与大气环境质量模式大作业的工作基础上展开。通过课程设计,可以了解求“水环境污染物”与“大气环境污染物”的污染贡献估算所需的主要资料、应做的主要工作、所用的主要模式、工作的一般步骤等等,并锻炼在微机上求解的实际工作能力。
1.2课程设计要求
1.2.1环境质量要求
某城郊区域(假设原来无任何大气和水污染物)要进行国家级经济开发示范建设,先行开发项目有污水处理厂和热电厂,为保证开发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和水环境质量达标,必须对该二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进行控制。
控制标准如下:
(1)大气环境质量控制在国家一级标准
(2)水环境质量控制在地表水III类标准
1.2.2报告主要研究内容
(1)调查、统计水、大气环境资料。
(2)使用相应的河流/水质模型以及大气质量模型进行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污染状况)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计算过程。
(3)列举污染预测结果为保证达标需要采取的相应的措施手段。
(4)课程设计的结果分析、结论及讨论。
第二章 课程设计内容
2.1总论
2.1.1设计依据
(1)《环境影响评价》,陆书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2)《环境系统分析教程》,程声通主编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年。
(下简称教程)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
2.1.2评价因子
水污染物—国家及省规定的总量控制因子:COD、SS、TN、TP四项;
大气污染物—国家及省规定的总量控制因子:烟尘、粉尘、SO2三项。
2.2项目
2.2.1热电厂
热电厂中烟囱的初步设计高度为35米,出口处截面积为10平方米,烟气温度为105度,烟气排放量为20立方米每秒,设计燃煤量为120吨每天,燃煤含硫量2%,含尘量18%。该地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年均温15摄氏度,平均气压为1000hPa,地面风速为2米每秒。大气稳定度为D级。电厂正南方3000米处有一处中学,学校主教学楼高22米。
2.2.1.1背景介绍
(1)已知条件:
燃煤量W=120t/d=5t/h;燃煤含硫量S=2%;;烟尘的质量分数S=18%;烟囱出口处的烟气温度TS=105。C+273K=378K;烟囱出口处环境中的大气温度Ta=15。C +273K=288K。
(2)假设条件:
煤的灰分A=80%。
(3)模型依据
a燃烧的二氧化硫排放源强一般预测模型
(教程公式6-2)
为二氧化硫排放源强,kg/h或t/h;W为燃煤量,kg/h或t/h;为二氧化硫的去除效率,%;S为煤中的全硫分含量,%。
b燃煤的烟尘排放源强一般预测模型
(教程公式6-3)
为烟尘排放源强;W为燃煤量,kg/h或t/h;A为煤的灰分,%;B为烟气中烟尘的质量分数;为烟尘的去除效率,%。
c高架连续排放点源模型(高斯模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