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甜玉米的核型分析闫红博20122501108.
甜玉米的核型分析
闫红博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510631)
摘要: 玉米的对生性状是一个新的变异类型,其叶片和果穗均为对生,是高产育种极
其珍贵的种质资源。采用常规根尖压片法对甜玉米和糯玉米的染色体标本进行核型分析( 结果表明: 甜玉米( L-11株系) 和糯玉米( L-70株系) 的染色体数均为2n=20,两者均为二倍体( 甜玉米核型公式为2n=2x20=2M+12m+6sm(2Sat) ,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组成为 2L+4M2+12M1+2S,按照 Stebbins标准核型分类属于2B核型,不对称系数AS.K%=59.66%.
关键词:甜玉米 核型 压片
Karyotype analysis of sweet corn
Yan Hongbo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Abstract: the opposite character of maize is a new type of mutation, the leaf and ear are opposite, is extremely high yield breeding
Its valuable germplasm resources. The conventional root tip squashing method of sweet corn and waxy corn chromosome specimens of karyotype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2n = 20 chromosome number of sweet corn (L-11 lines) with and waxy corn (L-70 lines), both are diploid (sweet corn karyotype formula for 2n=2x20=2M+ 12m+6sm 2Sat, chromosome relative length array become 2L+4M2+12M1+2S. According to Stebbins karyotype classification belong to the 2B karyotype asymmetry coefficient AS.K%=59.66%.
Key words: Sweet Corn karyotype tablet
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1.1研究甜玉米核型的目的意义
1.1.1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且是重要的饲料、蔬菜和工业原料作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迫切需要高产、优质的玉米组合。因此,发掘特殊的基因资源,选育特殊类型的杂交组合,是玉米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1.1.2玉米染色体核型观察和分析,对于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及培养过程中玉米细胞变异等遗传学现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染色体核型分析对于细胞遗传、细胞分类以及遗传工程的研究都是十分基本而必要。
1.2研究甜玉米核型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国外对甜玉米的遗传研究及育种工作开展较早,美国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1836年诺埃斯达林育成第一个甜玉米品种/达林早熟。1900~?1907年,美国开始正式设立甜玉米育种项目。1911年Eest和Hayes?描述了甜玉米的su基因。1924年琼斯育成第一个白粒/Redgreen0甜玉米单交种并进入商品生产,1927年史密斯育成著名单交种/高登彭顿广泛栽培至今。今天以su1基因为基础的甜玉米已有几百个杂交种在世界各地销售。1956年Peat等研究指出,su突变体能产生WSp,但其胚乳可溶性糖的总量较低。1954、1956年Camerson等和Creech等研究指出,sh和bt突变体(超甜玉米)籽粒乳熟期胚乳中可溶性糖分的含量比普甜玉米高一倍以上,但不能积累WSp,影响了甜玉米的食用品质。20世纪80年代后期培育成以su1se隐性组合为遗传基础的加强甜玉米。目前,双、三隐性突变体已从研究阶段进入实用阶段,著名的su1se双隐性组合、复合突变体(aesu1Wx)正在被广泛研究。1987年D.V.Glover报道了三隐性突变体su1sesu2及其品种Symphony。近年来,美国Rogersbrother公司等国外一些育种机构育成发放一批加强甜玉米。
1.2.2 1929 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