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SO14000标准的相关知识ISO14000标准的相关知识
ISO14000标准的相关知识
1.什么是ISO14000标准?答:ISO14000系列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207技术委员会(ISO/TC207)组织制订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其标准号从14001至14100,共100个标准号,统称为ISO14000系列标准。它是顺应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依据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目前正式颁布的有ISO14001、ISO14004、ISO14010、ISO14011、ISO14012、ISO14040等5个标准,其中ISO14001是系列标准的核心标准,也是唯一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标准。2.ISO14000标准与ISO9000标准有何不同?答:两套标准最大的区别在于面向的对象不同,ISO9000标准是对顾客承诺,ISO14000标准是对政府、社会和众多相关方(包括股东、贷款方、保险公司等等);ISO9000标准缺乏行之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而实施ISO14000标准的同时,就要接受政府、执法当局、社会公众和各相关方的监督。3.我的组织应如何申请ISO14001标准的认证?需要什么基本条件?答:组织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要申请认证,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1)遵守中国的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总量控制的要求;(2)体系试运行满3个月。上述的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总量控制的要求包括国家和地方的要求。4.组织未建立ISO9000体系,可否直接建立ISO14000体系?答:ISO9000体系与ISO14000体系是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和作用的两个体系,完全可以直接建立ISO14000体系。5.组织已建立ISO9000体系,是否对建立ISO14000体系有帮助?答:是的。ISO9000体系与ISO14000体系有相似之处,ISO9000体系的一些方面经过部分修改就可与ISO14000体系共用。但,ISO14000体系与ISO9000体系又有本质的不同,主要表现在识别环境因素、评价重要环境因素、制订环境目标、指标、方案和运行程序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控制、识别并获取适用本组织的环境法律法规并定期评价遵循情况。这些是ISO9000体系没有的,也是每一个组织都不可能通用的。6.ISO14001标准的审核过程如何进行?答:首先,组织向认证机构提交申请材料,经过审查是否符合两个基本条件。申请受理后,认证机构进入第一阶段审核,这一阶段主要审核体系文件和体系的策划设计、内审和管理评审,结合现场审核,确认审核范围,提出整改意见,组织整改合格后,进入第二阶段审核,这一阶段主要是现场审核,审核结束后,认证机构根据审核结果,进行认证技术评定,并报环认委进行复审、备案和统一编号,最后,合格者予以颁发证书,证书有效期三年。
7.实施ISO14001的意义有哪些?
答:(一)外部动机:1、来自政府的压力。2、社区居民的压力。3、市场的压力。(二)内部效益:1、增强环境意识、促进组织减少污染。2、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三)掌握环境状况、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四)有利组织良性和长期发展。
8.审核员:有能力实施评审的人员。
9.持续改进:不断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强化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对环境绩效的总体改进。
10.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1.文件:信息及其承载媒体。
12.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3.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14.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的由组织(3.16)的环境因素(3.6)给环境(3.5)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15.环境管理体系: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制定和实施其环境方针,并管理其环境因素。16.环境目标: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
17.环境绩效:组织对其环境因素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18.环境方针:由最高管理者就组织的环境绩效所正式表述的总体意图和方向。19环境指标: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环境绩效要求,它们可适用于组织或其局部。20.相关方:关注组织的环境绩效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21.内部审核: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定组织对其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满足程度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22.不符合:未满足要求。
23.组织: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或社团,或是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无论其是否法人集团,公营或私营。24.预防措施:消除潜在不符合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25.污染预防旨在减少有害的环境影响而采用(单独或综合采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GC-03-004工程停止点检查制度GC-03-004工程停止点检查制度.docx
- GCY-300限界计算GCY-300限界计算.doc
- GPRS DT、CQT测试中异常问题分析GPRS DT、CQT测试中异常问题分析.doc
- GPS服务授时系统技术建设方案GPS服务授时系统技术建设方案.docx
- GSM无线接口考题(参考答案)GSM无线接口考题(参考答案).doc
- H.323协议简介H.323协议简介.doc
- HACCP计划控制程序HACCP计划控制程序.doc
- HD-SDI广播级高清监控解决方案HD-SDI广播级高清监控解决方案.doc
- HR考勤管理制度HR考勤管理制度.doc
- HR招聘实务篇(个人精心编制)2012.05.11版@telissHR招聘实务篇(个人精心编制)2012.05.11版@teliss.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