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诱思交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新境界“诱思交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诱思交融”——中“诱思交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临澧丁玲学校 徐远兵)
“善思则得,善诱则通,诱思交融,百炼成钢”是诱思教学思想的核心。“诱”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思”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诱”是外因,“思”是内因,只有把“诱”调谐到思的频率上,才能使教与学和谐一致,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与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诱”才有“思”,而只有“善诱”才有“善思”,才能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才能充分发掘其个性和创造力。或许美国布鲁巴克的说法是精辟的:“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这里结合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善诱”,从而达到学生“善思”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善诱的五层次
1、诱导学生敢问。经过老师的鼓励、帮助与教育,学生对于听课中遇到的知识难点、不会做的习题,敢于问同学和老师,而不是听之任之或一抄了之。
2、诱导学生简单模仿问。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初步学会按老师提出问题的方法来质疑。如学习“亚非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一目,学生就会模仿老师经常运用的提问方式,提出“意大利为什么要侵略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为什么会失败”等疑问。这一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比较直接。
3、诱导学生初步思考后问。学生在学会简单模仿提问的基础上,开始有意识地思考并提出一些有新意的问题。如经过阅读思考,进一步质疑:埃塞俄比亚的西、南和东北三面部是英国殖民地,意大利难道不怕英国出面干涉?英法美对意大利的侵略行径持什么态度?这一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了一定的成熟感。
4、诱导学生带着问题学,钻研而后问。当学生提出上述问题后,教师并不急于解答,而是把问题交给学生,并指导学生重点围绕英法美推行的绥靖政策展开讨论。在学生掌握了英法美对意大利的侵略行径采取的绥靖政策并明晰其具体表现后,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的问题便自然产生:英法美为什么要采取绥靖政策?从本质上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政策?它对30年代的反法西斯斗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一阶段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有了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体现了一定的水平,有时甚至会“将”老师的“军”。
5、诱导学生融会贯通,深思熟虑后问。学生在充分了解了绥靖政策产生的前因后果、现象本质以及史学界对这一政策的种种争论后,更高层次上提出以下问题:绥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起了什么作用?人类应从中吸取怎样的历史教训呢?这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击中关键具有“揭示规律”、“独创”、“发现”之特征,如进而能“解决问题”,往往是一篇很好的历史小论文。这部分学生已初步具有了向历史高深领域冲击的基础。
二、教师善诱的基本策略
(—)激发诱导。激发诱导是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让学生“乐问”的有效策略。1.激趣。即针对学生的学习欲望、情趣需要,创设趣味盎然的课堂情境,来激发其学习兴趣,诱导其主动提问。2.激情。情感是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催化剂,教师必须通过创设一个和谐、友爱和宽松的教学氛围,打开教学交往的情感渠道,把自身的情感与教材的情感因素融为一体,从而使教材的“心”与学生的“心”、教师与学生的“心”发生共振共鸣。只有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才能真正充分地、深刻地、创造性地展开。3.激励。激励是升华学生积极情绪的一种驱动力,包括成功激励、榜样激励等方式,它能促使学生去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探赜索隐,质疑问难。
(二)方法诱导。教师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出发。巧妙设问,通过提问使学生习得提问方法,掌握提问技巧,让学生“会问”、“善问”。
1、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问。学习的需要是提问设计的客观依据,历史学习中的提问多应设在何处呢?1理解教材的关键处。即那些对学生的思维有统领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如学习“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时,抓住“矛盾”二字设疑提问: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的根源是什么?矛盾有些什么表现?矛盾是怎佯激化的?矛盾激化的后果是什么?这些问题,处处回到点子上,个个都能激起思维的波澜,“矛盾”研究透了,学生对整个教材也就理解透了。2认知矛盾的焦点处。就是学生在认知上最感困惑的地方,而这往往就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3貌似无疑实则蕴疑之处。“无疑”是学生学习中思维停留在浅表层面的反映,不是真的没有问题,如果在此处激疑提问,可以促使思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4教材前后的衔接处。通篇教材,构成了完整的知识系统,章、节、目之间往往体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于此处设疑,既能使知识前后贯通,又能自然过渡到下一个问题的学习,使历史学习即见树木,又见森林,促使学生系统知识结构的形成。针对式设疑能使学生在学习中着眼关键提出问题,懂得哪些内容需要提问,学会对提问的量和质的控制。而教师在讲课时则可以直扑重点和难点,对学生学习进程中的“拦路虎”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生产经营情况分析××生产经营情况分析.doc
- “2016中国电梯品牌排行榜doc“2016中国电梯品牌排行榜doc.doc
- “一村一品”撑起通江经济的一片天“一村一品”撑起通江经济的一片天.doc
- “三确认”(3C)现场质量管理法“三确认”(3C)现场质量管理法.doc
- “健康湖北”全民行动计划(2011-2015年)“健康湖北”全民行动计划(2011-2015年).doc
- “十个全覆盖”工作总结“十个全覆盖”工作总结.doc
- “四合一标准”综合考评体系“四合一标准”综合考评体系.doc
- _生活生命与4下全教案_生活生命与4下全教案.doc
- “安康杯”安全知识竞赛通知1“安康杯”安全知识竞赛通知1.doc
- “小学数学自主探索法”“小学数学自主探索法”.doc
最近下载
-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ppt课件.pptx VIP
- 设备操作工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青少年身体健康知识讲座.pptx
- AP化学 2013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Chemistry 2013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步步高 HCD007(198)TSD电话 使用说明书.pdf
- 2025-2030年中国医用复合膜行业竞争格局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docx
- 标准图集-22J403-1 楼梯 栏杆 栏板(一).pdf VIP
- 婚姻登记务与管理.ppt
- SLT 618-2021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ocx
- 项目现场生产与进度管控方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