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番茄黄瓜病害手册.
黄瓜病害黄瓜霜霉病黄瓜霜霉病是保护地黄瓜栽培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病害。该病传播快,如不及时防治,可给黄瓜生产造成毁灭性的损失。典型症状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功能叶、卷须、蔓和花梗,老叶发病重。发病初期,病叶上出现水浸状小斑点,后不断扩大,因受叶脉限制而形成多角形病斑,病斑黄褐色。潮湿时背部长出紫黑色霉。后期病斑破裂或连片,引起叶缘卷缩干枯,仅留叶心。图1 黄瓜霜霉病叶正面典型症状图2 黄瓜霜霉病叶背面典型症状图3 黄瓜霜霉病叶正面后期症状图4 黄瓜霜霉病叶背面后期症状发病原因及规律病原为古巴假霜霉。周年种植黄瓜的地区,病原在病叶上越冬越夏。北方冬季不种黄瓜的地区,病原随季风从邻近地区传播而来。高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叶面没有水滴或水膜,孢子囊不能萌发和侵入,病害就不会发生。温度低于15℃或高于28℃,不利于病害的发生,温室大棚内通风不良,湿度高,结露多,有利于孢子囊的形成和病原的萌发、侵入;叶面有水滴或水膜,病害易流行。地势低洼,土壤质地差,肥料不足,栽培过密,通风不良或浇水次数过多都能导致病害发生加重。防治措施种子消毒。播种前,用50~ 55℃的温水浸种10~ 15分钟,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后播种。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采用无菌沙土或基质育苗,培育无病壮苗。与南瓜进行嫁接换根栽培,增强抗病性。苗期发现病株,要立即拔除。合理增施有机肥和磷肥、钾肥,并采取叶面追肥,定期喷施0.1%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水溶液。苗期应该尽量少浇水,同时采取滴灌技术,以降低棚内空气湿度。结瓜后及时打去底部老叶,增加田间通透性。保护地栽培,在采摘期要尽量少施药,采取控制温度和湿度来防止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棚内局部发病重,但瓜秧较健壮,可以在晴天上午浇水后将棚封严,迅速使黄瓜生长点部位的温度升高至42~45℃,2小时后通风。药剂防治。苗期和生长前期,发现中心病株要及时用药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 750倍液,叶面喷雾,每隔7天1次药,共喷洒4~ 6次。保护地栽培,每亩可用45%百菌清烟剂250 g,分别均匀放在垄沟内,然后将棚密闭,点燃烟熏。出现中心病株每亩用5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4~5 g,或25%嘧菌酯悬浮剂30~40 g,或18%霜脲·百菌清悬浮剂150~155 g,加水喷雾。黄瓜枯萎病黄瓜枯萎病又称黄瓜萎蔫病、黄瓜死秧病,是瓜类作物上的一种重要土传病害。黄瓜发病率一般为10%~ 30%,严重时可达80%~ 90%,对生产造成的损失因病情的轻重和发病期的早晚而异。典型症状该病有潜伏侵染的现象,在苗期,病原即可侵染幼苗,但到成株期开花结果后,植株才表现出症状。发病初期,叶片逐渐发黄,随后叶片由下向上凋萎,似缺水症状,中午凋萎,早晚恢复正常,3~ 5天后,全株凋萎。病株的主根或侧根呈褐色腐烂,极易拔断,或瓜蔓基部近地面3~ 4节处开裂流胶,开始出现黄褐色条斑。在高湿环境下,病部常有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产生。图5 病株萎蔫图6 病株主根腐烂,溢出琥珀状胶质物发病原因及规律病原主要为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病菌以菌丝体、厚垣孢子、菌核在土壤中病残体内越冬,也可以在未腐熟的肥料和种子表明越冬。播种带菌的种子,苗期即发病。地上部的重复侵染主要从整枝或绑蔓引起的伤口侵入。降水多,空气湿度大,发病多,且雨水利于病原传播。土壤、肥料、种子带菌是发病的重要条件。防治措施种子带毒。播种前,用55℃的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小时,捞出后洗净催芽。农业防治。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可以减少田间菌源量。在结瓜后,要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但切忌大水漫灌。夏季中午前后不要浇水。多中耕,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使植株根系茁壮,提高抗病能力,但要注意减少伤口。利用南瓜根系发达,对黄瓜枯萎病原有较强抗性的特点,可用南瓜做砧木,黄瓜做接穗,进行嫁接换根。药剂防治。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 kg,与100 kg细干土拌匀后,施与定植穴内。发病前或发病前期,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嘧啶核苷类抗生素200倍液灌根,每株用量250 ml,每7~ 10天灌1次,连灌3次。黄瓜炭疽病黄瓜炭疽病是黄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秋茬生产受害较重。典型症状叶片受害,初呈水渍状圆形或纺锤形斑点,渐变为黑色圆形斑,有时具黄色晕圈和同心轮纹。干燥时易破碎穿孔;潮湿时,病斑正面生粉红色粘稠物或黑色小点。茎蔓和叶柄受害,初为黄色水渍状斑点,后扩大呈褐色圆形凹陷斑,凹陷处常龟裂,潮湿时生粉红色粘稠物。图7 黄瓜炭疽病典型症状图8 黄瓜炭疽病发病后期病斑处容易穿孔发病原因及规律病原为瓜类炭疽菌。病菌主要菌丝体和拟菌核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种子表面附带的菌丝体也可越冬。病菌还可在温室或大棚内旧木料上腐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