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理学重点总结(农学专业法宝).
植物病理学
水稻
真菌病害:如稻瘟病、纹枯病
细菌病害:水稻白叶枯病
稻瘟病(气传)
稻瘟病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危害最严重的是叶瘟、穗颈瘟。
叶瘟分为四种类型:
慢性型(三部一线:中毒部、坏死部、崩溃部+坏死线;潮湿可产生由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组成的灰色霉层,最常见)
急性型(无中毒部坏死部,代表流行前兆)
白点型(白色小斑点,中间型,条件适宜变急性,不适变慢性)
褐点型(褐色小斑点,不传病,代表品种抗病)
节瘟 多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围绕节部扩展,使整个节部变黑腐烂,干燥时病部易横裂折断。
穗颈瘟 在穗颈上初生褐色小点,扩展后可使穗颈成段变褐色或黑褐色。
谷粒瘟 颖壳变成灰白色或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可造成种子带病。湿度大时,病部均可产生灰色霉层。
病原物:
稻瘟病病原无性态 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有性态(少见) 子囊壳
生理特性 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形成、孢子萌发,适温均25~28℃,湿度90%+
发病条件:
1主栽品种抗病性丧失(品种抗病基因与病菌无毒基因的互作)
原因:生理小种变异;产生了新的小种;稀有小种上升为优势小种
水稻的抗病性:直接影响到稻瘟病的危害程度。最易感病:四叶期、分蘖盛期、抽穗初期
2.气象因素 高温高湿阴雨天气易发,温度湿度影响最大,其次是光和风。
3. 栽培管理 以施肥和灌水尤为重要。氮肥不过量,灌水不宜久
病害循环
(1)越冬: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谷、病稻草上越冬,是初侵染源
(2)传播与再侵染 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引起周围秧苗或早插本田的稻苗发病,造成再侵染。
防治:应采用以选育和利用抗病丰产优质良种为中心,防病栽培措施为基础,辅以适时施药保护的综合防治措施。
1、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因地制宜巧布局,多种搭配防单一
2、加强水肥管理
肥:氮、磷、钾配合,有机肥和化肥配合,适当施用含硅酸的肥料(草木灰等)。
水:浅水勤灌、适度晒田
3、药剂防治
1)种子消毒:与浸种催芽结合使用
2)秧苗带药移栽:秧田喷药或药剂浸秧。
3) 喷药保护:适时施药防治。
三片叶片病叶率3%时首次施药控制叶瘟。穗颈瘟的防治应在破口至始穗期喷一次药,然后根据天气情况在齐穗时喷第二次。
常用药剂:75%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0%的富士1号,春雷霉素,稻瘟灵可湿性粉剂等。
水稻纹枯病
发病时期:纹枯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喜高温高湿在6、7、8月或抽穗期发病最盛。
危害部位:主要危害水稻叶鞘、叶片,引起鞘枯和叶枯,严重时易造成倒伏,降低结实率和粒重。
病状:云纹状病斑,可以产生菌核。
水稻白叶枯病
白叶枯病在水稻全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和主茎也可发病。
由于环境条件、品种抗性和侵染部位的不同,病害症状有不同类型:叶枯型、急性型、中脉型、凋萎型和黄叶型。
小麦
小 麦 锈 病
共同特点:前期夏孢子堆铁锈状,后期冬孢子堆黑色。
“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夏孢子堆形态)
小麦条锈病症状:条锈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鞘、茎秆和穗部。夏孢子堆规则成行
小麦叶锈病症状:一般只发生与叶片上,有时也危害叶鞘,很少危害茎秆或穗。夏孢子堆散乱分布。
小麦秆锈病症状:主要危害叶鞘、茎秆及叶片,严重时麦穗的颖片和芒上也有发生。夏孢子堆较大,穿透力强
共同特性:1活体营养生物(专性寄生)
2在发病部位产生两种孢子
3以夏孢子完成整个生活史,冬孢子在生活史中作用不明显
4生理分化现象明显
病害循环
共同点
气孔侵入,吸器吸收营养
夏孢子是唯一的初侵染来源,冬孢子在侵染循环中作用未发现
三种锈病均为高空远传病害,在距离上可传几百公里或上千公里
三种锈病均可在短期内流行,有多次再侵染(夏孢子)
不同点
条锈 叶锈 秆锈 喜低温,夏孢子的萌发和侵入需饱和湿度或叶面具水滴(水膜) 既耐低温,又耐高温,夏孢子有水膜时即可萌发 耐高温,夏孢子的萌发和侵入需饱和湿度或叶面具水滴(水膜) 侵染小麦、大麦和黑麦 只危害小麦 危害小麦,还可侵染大麦、燕麦、黑麦和一些禾本科杂草。
条锈病:
越夏:条锈病是一种低温病害,不耐高温,高海拔冷凉地区越夏,引起秋苗发病。
越冬:冬季当气温降至1~2℃时,病菌以侵入叶组织的菌丝体休止越冬。
冬季温暖湿润,小麦仍呈缓慢生长状态,条锈菌可在冬季正常侵染,不存在越冬问题。在江淮、江汉和四川盆地等麦区,条锈菌可在冬季持续侵染蔓延,成为来年侵染北方麦田的菌源基地,这些地区也称为“冬繁区”。
叶锈病病害循环:
叶锈菌在华北、西北、西南、中南等地自生麦苗上越夏,越夏后感染当地秋苗。在秋苗上越冬。冬小麦播种越早,秋苗发病也越早、越重。
秆锈病病害循环:
秆锈菌夏孢子不耐寒冷,在我国北方广大麦区不能安全越冬。主要越冬区在福建、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