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井年度水害防治措施及应急预案.
矿井年度水害防治措施及应急预案
为切实加强矿井防治水工作,为保证我矿防治水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防止水害事故的发生,满足我矿安全建设需要。根据我矿地质条件,?在矿井的基建过程中,要进一步查明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情况,矿井建设过程中要提高对防治水工作的认识,要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和上级有关防治水文件的精神,做到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楚不生产,探放水措施不落实不生产,水患隐患不解除不生产。 一、水文地质:
1、概述
根据我矿有关地质资料,开采标高+1599--+900m。根据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结合矿井已开拓过的井巷资料分析,矿井充水水源来自大气降雨,排泄除部分蒸发外,主要沿沟谷向下游排泄,经第四系孔隙、裂隙及采空区补给井下,造成矿井充水。
本井田1966年精查勘探时投入以下工作:90%以上的勘探钻孔作了简易水文观测;5个水文钻孔对煤系地层的不同层段分别作了5次抽水试验。另外,为解决矿区临时供水水源地,在呼鲁斯太南沟第四系冲积层中施工一组群孔(包括观测孔及3个浅钻孔),并作抽水试验一次;对水文点、岩石节理裂隙、老窑的水文地质情况作了简易观测和调查;采集了水质分析样21个。
井田为低山丘陵区,南部地形受构造影响比较复杂,山势多呈北西南东走向。以辅6勘探线为制高点(海拔标高为1600m),向北西、南东逐渐降低,坡降约0.033~0.05%。
本区气候干燥,雨量稀少,蒸发量大。区内山体比高不大,相对高差一般为20~50m,沟谷不甚发育,地形较平缓。区内沟谷平时干涸无水,雨季山洪暴发始有流水,唯有呼鲁斯太沟有季节性流水,但水量不大。呼鲁斯太南沟流泾井田北翼,起源于二叠—三叠系石千峰群地层中,从南西方向流向北东汇入呼鲁斯太沟。
2、矿区水文地质情况
井田位于百灵井田24线以北构造简单地段,总体构造形态为一走向南东20~30°,倾向南西,倾角 20~30°的单斜,区内地层主要由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石盒子组组成。在沟谷凹地中有冲洪积相砂、砾石堆积物和风积砂、黄土。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沟谷凹地中的砂砾石层和石炭系以及二叠系砂岩地层中。
本区地下水按其含水层埋藏条件及水力性质不同,可划分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和基岩孔隙—裂隙水含水层。
第四系松散冲洪积层孔隙潜水含水层:一般分布于沟谷凹地中,岩性以砂、砾石为主,厚度较小,含水层单一,水量一般不大。含水层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埋藏深度0.5~2m,单井涌水量为0.48~3.6L/s,水质为Cl·SO4-Ca·Mg,矿化度小于1.0g/L,PH值为8.4~8.3的淡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排泄除部分蒸发外,主要沿沟谷向下游排泄。
基岩孔隙—裂隙水含水层:据含水层埋藏深度、岩性等划分为第一至第五5个含水带。第一含水带为2号煤层底板以上150m左右,含水层厚度约77.0m,岩性为中砂岩夹砂质页岩或砂质泥岩,单位涌水量0.00365L/s·m,渗透系数0.004 m/d。第二含水带为2号煤层底板2~3号煤层底板,含水带厚度52.0m,含水层厚度约37.0m,岩性为中、粗砂岩夹煤层,单位涌水量0.00157~0.0709L/s·m,渗透系数0.0104~0.279 m/d。第三含水带为3号煤层底板细砂岩至8号煤层底板,含水带厚度69m左右,含水层厚度约18.0m,岩性为砂质页岩、细砂岩、煤层夹灰岩三层,单位涌水量0.013L/s·m,渗透系数0.0609 m/d。第四含水带为8号煤层—15号煤层底板,含水带厚度72.0m左右,含水层厚度约31.0m,岩性为中—细砂岩、砂质页岩、页岩夹煤层,单位涌水量0.000549L/s·m,渗透系数0.00132 m/d。第五含水带为15号煤层—K1标志层底界,含水带厚度43.0m左右,含水层厚度约11.0m,岩性为砂质页岩、细砂岩、煤层夹两层灰岩,单位涌水量0.00026L/s·m,渗透系数0.00159 m/d。各含水层的水质类型为Cl·SO4-K+Na或HCO3·Cl-K+Na。
3、岩层及断层的含水特征
从1966年百灵井田精查的全部简易水文观测资料及本次勘探简易水文观测资料说明,煤层大多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各含水带具承压性,水位埋深一般在20~50m,地下水流向和地形相似,以辅6勘探线附近为地下水的分水岭,向北西、南东方向流泄。
据钻孔揭露各断层破碎带时,冲洗液消耗量甚微,据原报告2号水文孔F14正断层抽水结果,单位涌水量0.0134L/s·m, 渗透系数0.318 m/d,故区内断层水微弱,并以静储量为主,导水性弱。
区内煤系地层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但该区年降水量仅为150~200mm,属半干旱地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