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生油气藏形成机理讲义.
东北石油大学
研究生教学讲稿
学院(系、部) 地球科学学院 教 研 室 石油地质研究室 课 程 名 称 油气藏形成机理 主 讲 教 师 付 广 职 称 教 授
2015年2 月 5 日
讲稿(首页)
课程
名称 现代油气成藏理论 课程编号 学 分 32 任课
教师 付 广 职 称 教 授 学时 总学时(32) 其中:讲课(32), 实验(0),上机(0) 类别 学位课( √ ) 必修课( ) 选修课( ) 授课
对象 博 士(√ ) 硕 士( ) 专业学位( ) 教学
目的
要求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油气成藏理论、紧跟油气成藏理论研究的国内外前沿,更好的为油气地质和勘探服务。 基本
教材
主要
参考
资料
有关油气成藏理论的专著和论文。 油气藏形成机理 课程讲稿
授课章、节 第一章 绪论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教学要求
(请打√) 掌握□√ 熟悉□ 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含油气系统理论的研究及现状。
难点:发展趋势。
油气藏形成机理 课程讲稿
主要教学内容、课堂讨论题目、实验项目名称、课后思考题目等 备注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任务
油气成藏条件
①油气藏类型,分布规律
②油气来源
③油气输导通道
④储集条件
⑤盖层条件
⑥圈闭条件
⑦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
⑧成藏时期
⑨有利区预测
简单说就是研究油气成藏机制与分布规律
1、油气藏类型及分布规律
(1)油气藏类型
1)构造油气藏:
①背斜油气藏:
a.挤压背斜油气藏
b.基底升降背斜油气藏
c.底辟拱升背斜油气藏
d.披覆背斜油气藏
e.滚动背斜油气藏
②断层油气藏:
a. 断层遮挡油气藏
b.断块油气藏
c.断层-岩性油气藏
d、断鼻
e、断背斜
油气藏形成机理 课程讲稿
主要教学内容、课堂讨论题目、实验项目名称、课后思考题目等 备注 ③岩体刺穿油气藏
④裂缝油气藏
2)地层油气藏:
①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②地层超覆油气藏
③古风化壳油气藏
3)岩性油气藏
①上倾尖灭油气藏
②透镜体油气藏:
③生物礁油气藏
4)水动力油气藏
5)复合油气藏
(2)油气藏分布:
1)平面:①部位:凹陷、隆起、斜坡。
a、与源岩关系
b、与断裂关系
c、与构造关系
②分布特征:环状、串状、线状。
2)剖面:①层位。
②分布特征、多少
2油气成藏条件
1)源岩条件:①质:丰度、类型、演化程度。
②量:厚度、面积。
③生排烃史。
2)储集条件:①质量:、K。
②量:厚度、面积。
③优质储集体的形成演化史。
3)盖层条件:①封闭能力:毛细管封闭能力、超压封闭能力、浓度封闭能力。
②分布:厚度、面积。
③封闭性的形成演化史。
4)圈闭: ①可靠性。
②类型。
③容积:闭合面积、幅度。
④形成演化史。
5)运移: ①输导通道类型:砂体、不整合面、断裂。
②运移形式:汇聚、发散、平行。
③运移输导能力。
④形成演化史。
油气藏形成机理 课程讲稿
主要教学内容、课堂讨论题目、实验项目名称、课后思考题目等 备注 6)保存:①破坏机理: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
②保存条件:区域构造条件稳定、断层封闭性好、地下水或地表水不活跃、盖层被断裂破坏程度小。
3油气成藏与分布主控因素及其时空匹配有效性
1)、成藏主控因素
成熟源岩分布控制油气分布。
断裂分布控制油气分布。
超压分布控制油气分布。
区域盖层控制油气分布。
古隆起控制油气分布。
不整合面控制油气分布。
2)成藏主控因素的时空匹配关系
4油气成藏模式及油气成藏时期确定
成藏模式
生储盖组合关系
圈闭类型
油气运移通道类型
运聚成藏时期(文字中)
运移方向
成藏时期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5有利勘探区预测
6圈闭含油气性评价及钻探靶区的选取。
二、研究思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