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东盟的区域主义对南海问题的影响冷战后东盟的区域主义对南海问题的影响.doc

冷战后东盟的区域主义对南海问题的影响冷战后东盟的区域主义对南海问题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冷战后东盟的区域主义对南海问题的影响冷战后东盟的区域主义对南海问题的影响

冷战后东盟的区域主义对南海问题的影响 摘 要 冷战结束以后,东盟对其区域主义进行重新建构。由于东盟的区域主义与中国紧密相关,因此,其变化必然会影响到中国与东盟相关国家之间存在的南海争端。本文认为,这种影响对南海问题的妥善解决既有积极的效应,也有消极的作用。 关键词 东盟 区域主义 南海问题 影响 东盟(ASEAN)是目前东亚发展程度最完善的区域性组织,也是“除欧洲外区域主义最成功的例子” 。自1967年以来,所秉持的区域主义理念使其从一个弱小国家联盟逐渐成长为东亚具有相当重要性的国际组织。冷战结束以后,为了应对变化的国际和地区形势,东盟对其区域主义进行重新建构。由于东盟的区域主义与中国因素紧密相关,东盟区域主义的变化必将影响到中国与一部分东盟国家之间存在的南海主权争端,因此,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冷战后的东盟区域主义 冷战时期,在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下,东南亚地区以意识形态一分为二,东盟的区域主义囿于非共产主义国家的范围,区域内经济合作进展缓慢,安全合作仅限于组织内部,社会、文化和科技合作则因一直低水平运作而无甚成效。东盟的区域主义实践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解体,美国实行战略收缩,东南亚地区一时出现了权力真空,中国则因多年的现代化建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一个新的亚太强国呼之欲出。东盟面临的国际和地区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巨变的形势,东盟对其区域主义进行了新的调整。 第一,重新确定“区域”的范围,将“区域”从东南亚延伸到整个亚太。在冷战时期,东盟根据意识形态将“区域”局限于非共产主义国家,而将共产主义国家排斥在区域合作的范围之外。冷战后,东盟超越意识形态的藩篱,陆续吸收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组成“大东盟”,将区域合作的范围扩大到包括共产主义国家在内的整个东南亚地区。1997年12月,东盟邀请中日韩举行首脑非正式会晤,10+3框架下的东亚合作成为东盟地区战略的重要内容,建立东亚共同体则是其更高层次的长远目标。2005年12月举行首届东亚峰会,除了东盟成员国和中日韩外,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受邀参加。由此可见,东盟的“区域”概念“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地理区域主义”,“而是随着国际、地区形势的变化及东盟对自身经济、安全利益的重新界定而不断调整着”,它是“根据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建构起来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生活空间”,因而“具有相当程度的伸展性和层次性”。 第二,区域合作的内容从以经济合作为重点扩展到政治、安全、社会、文化等领域,合作形式也从松散型转向一体化。冷战时期,东盟领导人认为本地区动荡不安的根源在于贫困大众对社会和政治的不满,而发展经济则可以消除这个根源,从而战胜那些企图颠覆政权的敌人。因此,东盟将区域内经济合作看作是实现其政治安全目标的一种手段。由于东盟内部各国经济的竞争性和发展程度的差异性,决定了这种经济合作不能带来共同的经济收益,导致区域内经济合作的成果极其有限。同时,安全、社会、科技、文化方面的合作成效也不甚显著。冷战后,针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东盟开始强调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以1992年1月第四届东盟首脑会议出台的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为标志,东南亚地区由原来的松散的工具性经济合作转向经济一体化进程。同时,东盟也鼓励在东盟框架之外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和与东盟之外的国家进行双边或多边合作进程。在政治安全合作领域,东盟在1992年1月的东盟首脑会议上明确提出安全合作的倡议,奉行独具特色的合作安全观,打造东盟安全共同体,并将安全合作的范围从区域内向区域外扩展;在社会文化领域,东盟坚持多元一体化的合作理念,建立健全更具计划性、制度性和操作性的合作机制,积极打造“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并不断扩大合作的区域,从最初的东盟内部扩展到整个东南亚,再延伸到东亚地区,努力塑造东亚认同感和东亚意识。 第三,实施新的“大国平衡”战略。在两极格局下,东南亚各国因意识形态而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以美国为后盾的东盟六国同得到苏联支持的印支三国紧张对立。两极格局解体后,苏联不复存在,美国实行一定程度的战略收缩,中国迅速崛起,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东盟对此心情复杂,一方面,两极格局的解体可以使东盟解除意识形态的魔咒,将联盟扩大到整个东南亚,同时也能够从中国获得庞大的出口市场、技术和投资,另一方面,中国的崛起也让东盟担忧本地区力量的失衡会导致自身的安全受到威胁。基于这种考量,东盟对“大国平衡”战略作出调整。首先正视中国崛起的现实,加强与中国的友好关系。2001年11月,第5次东盟—中国领导人会议决定建立自由贸易区,翌年11月,双方签订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东盟既能从中国的崛起中获取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同时也能提升东盟的国际地位。其次,东盟致力于区域合作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