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重力地貌及其堆积物.
第三章 重力地貌及其堆积物
一、定义和分类
山坡稳定性,是工程地质的重大问题。促使山坡变化的地质作用种类繁多,重力堆积造成山坡的剥蚀作用是其中之一。这类剥蚀作用,按其运动方式,可分为崩塌作用、撒落作用,滑坡作用及泥流作用等。山坡在上述作用的影响下,将不断受到改造,并形成相关的堆积物和堆积地貌。这些堆积物统称为重力堆积物。
重力作用:位于斜坡上部被裂隙分割的岩层或松散堆积物,在普遍存在的重力作用下,沿斜
坡向下运动的过程,叫重力作用或块体运动。
根据运动特点分为4个类型:
崩塌作用:快速的、突然的坠落;
潜移(蠕动)作用:长期缓慢的运动,无滑动面,有滑移带;
滑动作用:先缓慢、后快速的运动;
流动作用:泥、砂、石与水搅和成粘稠体的流动过程。
二、地形和堆积物
(一)崩塌地形及崩积物
崩塌作用:山坡上部由于风化、剥蚀、地震及裂隙等影响的岩石,在自重力作用下,整块向下坠落,迅速地跨向坡脚的作用。
崩积物(xd):崩塌作用形成的堆积物。
崩积物常见于山坡陡峭(45°),坚硬岩石组成的边坡,特别是地震区。大规模的崩
积物,可堵塞山谷,构成一条天然堆石坝,在坝堤后形成堰塞湖。如1933年四川叠溪地震引起山崩,崩积物使岷江堰塞成大、小海子。
崩积物特点:未分选,成分简单,由具棱角的大小不一的岩块和岩屑组成,其中的巨型岩块有时可被误认为是基岩露头。其成分与山坡上部基岩成分一致。剖面结构下粗上细,不具层理。
倒石堆:崩积物呈圆锥形在坡脚堆积,称倒石堆。
倒石堆的岩性与斜坡上部的岩石基本一致,颗粒大小混杂,垂直剖面上看颗粒自下而上逐渐变细。当斜坡坡度逐渐变缓时,崩塌作用逐渐减弱。有时几个倒石堆连接在一起形成倒石裙。在一般情况下,当自然坡度小于30度左右时,岩石的重力作用不能克服碎石间的阻力,倒石堆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崩塌的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地形地貌条件:地形是引起崩塌的基本因素。斜坡坡度大于55°、高度超过30m的
地段有利于发生崩塌。
岩性条件:岩性对崩塌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坚硬脆性的岩石组成的高陡边坡易发生
崩塌;另外,硬、软岩相间构成的边坡,因风化的差异性造成硬岩突出、
软岩内凹,这样突出悬空的硬岩也易于发生崩塌。
地质构造:岩体中各种不连续面的存在是产生崩塌的基本条件。当各种不连续面的
产状和组合有利于崩塌时,就成为发生崩塌的决定性因素。
坚硬岩石中节理的大量存在有利于岩石的崩塌。随着风化作用的进行,节理发育和扩大,使陡岩边坡愈来愈趋于不稳定状态,一旦遇到地震、暴雨、地表水冲击或人工开挖及爆破等因素的触发,就会沿裂隙发生崩落。此外,岩石中层理、片理、劈理的倾向如与斜坡倾向一致,沿这些构造面也容易发生崩塌。
水的条件:水是诱发崩塌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说,崩塌绝大多数发生在雨季,特别
是大雨过后不久,渗入节理裂隙中的水,增大了岩体重量,软化了岩体强度,增加了水的静、动水压力,促使节理扩展、连通,诱发了崩塌。
气候因素:高寒地区冰劈作用广泛发育,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日温差及年温差较大,
这些地区物理风化强烈,岩石易破碎成碎块,崩落极为盛行。
其它条件:主要是人为因素和震动影响。如果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处理不当,会促
使崩塌的发生;地震、列车、爆破施工引起的震动,也是诱发崩塌的因素。
1967年8月29日,13时23分,川藏公路东久拉月地方,突发大崩塌。 当时东久河右岸,一山突然崩倒下来,撞击公路对面山体,对面山体又反撞崩塌,山崩之下,飞鹰难逃! 这就是轰动全国的拉月大塌方。恰好通过这里的解放军司机10名当场死亡,尸骨无存(即川藏线上10英雄)。自此拉月地区山河面貌为之骤变,东久河改道,现只看到一座已整体落架、仅余桥头石碑的木桥,这是塌方前公路原线的桥。从现场估计,这次崩塌方量达2500万立方米。嗣后于1973年、1977年、1978年、1980年又先后发生过崩塌,并伴有河谷泥石流活动。
撒落作用:山坡上部基岩,由于物理风化崩解成岩屑,在重力作用下沿山坡向下滚动的作用。由撒落作用形成的堆积物为撒落堆积物。
撒落与崩塌作用区别:
(1)撒落堆积物为细小的碎石或岩屑,不是规模巨大的岩块。
(2)持续时间长,崩塌作用时间则极为短暂。
(3)涉及范围广,崩塌作用仅限于山坡某一狭窄部位
撒落堆积物特点:大小混杂,较崩塌堆积物略有分选,剖面的颗粒下粗上细。这是由于岩屑沿山坡滚动时,大而重者产生的动能大,滚动较远。撒落堆积物中岩屑成分象崩塌一样,比较单一,与山坡上部基岩成分完全一致 。
倒石锥:撒落堆积物展布于坡脚,形成上尖下圆的锥形体。
(二)地滑地形和堆积物
地滑作用:位于斜坡上的岩石或松散堆积物,沿一个不连续的剪力面向斜坡下部移动的一种块体运动。
地滑的发生和发展:由滑动的岩体和滑动面两个基本要素组成。
形成和发生的条件:(1)可以引起重力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PI Spec7-1 - 2006旋转钻柱构件规范 【中文版】.pdf
- 蒸汽管道报检资料全.doc
- AQ 1064-2008 煤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安全使用规范.pdf VIP
- 康复科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pptx
- 【云合数据-2025研报】2024年长剧集网播年度观察.pdf
- 铷铯及其化合物,中国前8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份额调研数据.docx
- 面瘫(面神经麻痹)中医临床路径.pdf
- 面瘫(周围性面神经炎)-中医诊疗指南-等级评审.pdf
- 众泰-T600-产品使用说明书-T600 2.0T 豪华型DCT-JNJ6460QT-T600车系使用手册20131201.pdf
- (2025新版本)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