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构造地质学综合地质报告
构造地质学综合地质报告
地质大学(北京) 2011年6月9日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地层及构造层
第三章----- 构造
第一节 中泥盆世—中三叠世构造层
第二节 白垩纪构造层
第四章------ 地质发展史
第五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图Ⅰ 构造纲要图
附图Ⅱ 联合面图
第一章 引言
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岩石圈内地质体的形成、形态和变形构造作用的成因机制,及其相互影响、时空分布和演化规律的地质学分支学科。构造作用或构造运动常是其他地质作用的起始或触发的主要因素,因此,构造地质学说通常也就成为地质学的基本学说。
本次金山镇地质剖面图和纲要图的绘制,是前面的构造实习课程的总结。它要求我们比较全面地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我们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它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实习。
由于金山镇地质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并且没有等高线,这就加大了此次综合作业的难度,我们只能先找出河流和峡谷,对照各个标高点高度,粗略地确定剖面图对应的高度。从地质图的图例上我们可以了解图区初露的地层的时代、层序和接触关系,然后浏览一下地质图,概略地认识图区新老地层的分布和延展情况,了解其地貌特征,并结合比例尺分析地形对地层露头分布形态和出露宽度的影响。结合地层新老关系和地层产状,分辨背斜和向斜、断层,进而分析其特征。
本次大作业的主要内容有:
1、编制了构造纲要图,对图进行了用符号标志,把其构造层也进行了标注,不整合,岩体及岩脉明显标出。图区有3条较大的逆断层、4条平滑断层、4条正断层及7个向斜背斜,并且有一个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有一小块花岗岩和斑岩。
2、编制五条地层剖面图
对图中标注的五条地层剖面进行分析制图。A-B剖面主要是分析逆冲推覆构造。C-D、E-F剖面主要是根据褶皱关系、断层展布来分析断层类型。G-H剖面主要是分析岩浆侵入作用与断层作用叠加下的地层表现。I-J 剖面主要是分析地堑地垒构造。
3、对整体构造进行分析总结,编写地质报告。
地层及构造层
地层简单描述(分布、岩性及接触关系):
从河流的分布和流向判断,金山镇地区西高东低,河流两岸多是山峰。地质图上出现地层的地质年代从D2至E,中间缺失T1、T3和侏罗纪J的一整套地层,地层走向基本为北东南西向,倾向随构造的变化而有不同。
古近纪E、下石炭统C1、白垩统K1、K2和中泥盆统D2C1为砂岩、砾岩,分别分布西北角和北部略偏东以及河北村正断层系一带;上泥盆统D3为页岩、泥岩,集中分布于河北村正断层系一带;T2、P3灰岩,P2砂岩,P1灰岩、泥岩广泛分布于金山镇地区。东北角陵庄出现岩浆岩,即斑岩π和花岗岩γ。
最老的地层D2作为褶皱的核部出现在东南角河北村地区,必威体育精装版的岩层则出现在西北角E,为水平岩层,从K1水平岩层开始和下面的倾斜岩层形成角度不整合。T2与P3之间为平行不整合。
构造
第一节 中泥盆世—中三叠世构造层
一、褶皱构造:主要顺序从西北到东南方,分布
1、王庄背斜与向斜组f1:背斜核部C1,向斜核部P1,翼部由C2、 C3组成,两翼走向北西—南东,北西翼倾角45度,南东翼倾角70度。
2、奇峰—雨峰短轴背斜褶皱f2:核部均为C1,翼部由C2、C3组成,北西翼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北西,倾角50度;南东翼为倒转岩层;走向北东—南西,倾角75度,但是由于此处的逆冲推覆构造导致南东翼被剥蚀得所剩无几。中间低并向两边扬起,由此可恢复原转折端形态为圆弧形态,轴面倾向北西。
3、五里河、诸岭短轴倒转背斜褶皱组f3:两处短轴背斜的核部均为C1,翼部由C2、C3、P1组成,北西翼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北西,倾角45度;南东翼为倒转岩层,走向北东—南西,倾角80度。中间低并向两边扬起,由此可恢复原转折端形态,即圆弧形态,轴面向北西倾,两翼夹角约35度。
4、桑园-安村向斜褶皱组f4:核部均为T2,翼部由P3、P2组成,两翼走向北东南西,北西翼倾角80度,南东翼倾角40度,中间低并向两边扬起,由此可恢复原转折端形态,即圆弧形态,轴面竖直略向北西倾,两翼夹角约60度。孤峰处呈现短轴褶皱状态。
5、河北村—金山镇背斜褶皱f5:该褶皱分布于河北村至金山镇一带,核部为D2,翼部由D3、C1、C2、C3组成,两翼走向北东南西,倾角45度,中间低并向两边扬起,轴面竖直略向北西倾,枢纽倾伏,两翼夹角约110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