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

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地貌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 2.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 地貌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地貌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貌或地形(landforms),即各种规模的地表起伏的总和。 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地貌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 地貌学研究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特征、塑造地表形态的动力、 地貌发育演化规律以及地貌的内部结构及地貌的 空间分布规律,并根据地貌发育演化的规律来利用改造自然 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 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 (1)第四纪沉积物的形成,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拟定第四纪地质年表。 (2)研究第四纪环境,包括地壳运动的特征、气候的演化及生物界的发展历史,并由此产生一系列分支学科:新构 造运动学、古冰川学、第四纪古地理学、古人类学等。 两个下限:全新世——1.17万年;第四纪——2.588百万年 在地表形态形成过程的同时,也就形成了第四纪沉积物的形成过程。 第二章 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概述 一.名词解释: 1.地貌:地貌就是地表(地球表面)形态。 2.地貌的形态:主要是由形状和坡度不同的地形面、地形线和地形点等形态基本要素构成一定几何形态特征的地表高低起伏。 3.地貌的基本形态: 指那些成因单纯、体积小、单个分布的地貌形态;一个地貌基本形态是由一个单一的地貌过程形成的。 4.地貌的形态组合: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在成因上有联系、在形态上无联系的地貌组合在一起。 高度+坡度能反映地貌形态 1。高度大、坡度大--- 地形陡峻 2。高度小、坡度小--- 地形平缓 二.问答题与讨论题: 1.什么是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 答: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形状和坡度不同的地形面、地形线和地形点等形态基本要素构成一定几何形态特征的地表高低起伏。 形状和坡度不同的地形面、地形线(地形面相交)和地形点 3.如何确定地貌的相对年代? 答:地貌年代的确定方法:地貌年代相对顺序的确定 主要依据各个地貌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 a.切割关系:地貌发展中,新地貌切割老地貌。 b.过渡关系:同一时期、不同地点形成不同的地貌或沉积物。 c.掩埋关系:地貌发展中,新的地貌或沉积物掩埋老的地貌或沉积物。 1地貌的年代主要指地貌的主要特征形成以后的年代;2地貌相对年代的确定原理: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地层切割率(接触和切割关系,主要用于岩浆岩);3地貌绝对年龄:放射性同位素测年 地貌地质年代的确定 a.古生物法 (利用古生物化石及其组合,主要用于堆积地貌)b.年间法 (确定的时间越短越好,主要是利用寻找地貌上最老的堆积物和剥蚀地形切割的最年轻的堆积物,其区间即为地貌形成年龄 )c.其他方法(同位素法、历史考古法) 试述戴维斯的侵蚀旋回理论及地貌的发展。 戴维斯的侵蚀旋回理论即指假定有一地块,原始面非常平 缓,在某一地质时期突然抬升,抬升后 遭受河流的侵蚀和流水剥蚀根据剥蚀程度,分为三个阶段:a.幼年期(时间段、起伏迅速增加,形成峡谷,V型谷,高差大) b.壮年期(起伏最强烈,地形变化最大,河谷侵蚀,斜坡大量发育,峡谷变宽谷) c.老年期(起伏微弱,山坡消失,分水岭之间有小残丘)。这些只代表其阶段性,不反映时间关系。老年期发展的最终状态:准平原 (2)地貌发展理论 1. 地貌的发展指地貌形成以后,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反映地貌的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现在地貌仍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2. 地貌发展的阶段性 指根据地貌的发展,可以划分出若干个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它本身的特征,而后一阶段又包含前一阶段的若干特征; 影响地貌形成的因素:气候、植被、人工活动、地质构造 内地质营地在地貌上的表现:地壳的连续上升,地壳间歇性上升,长期稳定 第三章 风化和重力地貌与堆积物 一.名词解释: 1.风化壳: 具有多层结构的残积物剖面。 2.残积物: 地表岩石经受风化作用发物理破坏和化学成分改变后,残留在原地的堆积物,称为残积物 3.崩塌: 是指陡坡(大于50°)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急剧的向下崩落、滚落和翻转运动的过程。坍塌堆积地貌:倒石堆 坍塌侵蚀地貌:坍塌陡坎 4.错(座)落:是岩体沿陡坡、陡崖上平行发育的一些近于垂直的破裂面发生整体下坐位移,其垂直位移大于水平位移。 5.撒落:是山坡上的风化碎石在重力

文档评论(0)

jiulam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