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刺绣之乡苏州镇湖一面是传统一面是现代
刺绣之乡苏州镇湖一面是传统一面是现代
【江南非遗编辑】
梁雪芳苏绣作品《荷韵》
邹英姿(左一)在指导镇湖绣娘刺绣
【微信江南非遗编辑】眼下的苏州正是白兰花盛放的季节,闻着满树的花香,沿着浩渺的太湖,记者一行驱车来到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西部生态城,探访这里的镇湖绣娘。前几日,镇湖3位刺绣艺术家邹英姿、梁雪芳、姚惠芬的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永久收藏。
蜀绣、苏绣、湘绣、粤绣是我国的四大名绣。四大名绣之称始于19世纪中叶,曾共同创造了百年辉煌。近几年苏绣凭借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异军突起。据日前湖北武汉纺织大学提交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在全国刺绣市场中,苏绣占80%的份额,而其八成产品来自镇湖。“2012年镇湖刺绣的销售额是12.9亿元,镇湖人口只有2.2万人,但有1.3万人从事刺绣业,并已形成了一个集电脑辅助设计、丝线面料销售、装潢包装等于一体的产业链。”镇湖刺绣协会秘书长郭成说。
创新让苏绣前程锦绣
我国刺绣历史悠久,它代表的不仅是一种商品,更是一种文化。到了镇湖,你会对这句话有深刻的理解,苏绣在这片土地上已传承了2000多年。
徜徉在镇湖的街道,粉墙黛瓦下,随处可见绣娘端坐窗前飞针走线的场景。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她们中的领军人物——邹英姿和梁雪芳。二人都是40多岁的年纪,一个秀美大方,一个朴实亲切。与她们交谈,更像是与学者对话,其眼光与视野不是一般绣娘能比肩的。
此次大英博物馆分别收藏了邹英姿的滴滴针法绣《缠绕》和梁雪芳的虚实乱针绣《荷韵》。谈到这件事情时,邹英姿感情复杂。“当我决定把《缠绕》留在英国时,更像是母亲与自己的孩子作别。这幅作品不仅倾注了我很多心血,它更像是一个分水岭,让我对苏绣未来的道路有了更清醒的认识。”邹英姿说,她的技艺师承于母亲,但以前就是照着老花样一遍遍地重复,“后来我觉得这样下去没有希望,我们从妈妈手里学到的只是苏绣的躯壳,只有创新,才能赋予它灵魂,让苏绣再走2000年,创新自《缠绕》始。”
《缠绕》是一个原创的系列作品,分为春夏秋冬4幅,留在大英博物馆的《缠绕·红》描绘了冬日的树林。邹英姿说:“一次冬日爬山时,我发现那些裸露的树枝就像是体态优美的舞蹈家,用肢体谱写出强烈的生命音符。我从中得到灵感,把创作焦点对准了有生命力的枝条。”通常苏绣的题材都是描摹猫狗,虽栩栩如生,但略显呆板单调,很难引起现代人的购买欲望。另外,这幅作品所使用的滴滴针法绣也是邹英姿首创,灵感来自小时候妈妈纳鞋底的针法,可以表现出刺绣画面中点状离散的光影变化,2011年已获国家专利。
梁雪芳是郭成眼中学者型的人物,她能把一根细丝分成64份,也能独辟蹊径、坚守原创。为了替苏绣找一条崭新的道路,2008年前后,她北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做了3年访问学者,完成了自我蜕变。“一进清华,我的导师就给我拟定了研究方向:面向国内外工艺美术市场进行原创性产品设计;面向当代社会消费理念,探索当代绣艺的品牌战略。这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即使走出了清华校门,梁雪芳依然要求自己和身边的人,“要创新,不能有雷同。”
入藏大英博物馆的《荷韵》,是梁雪芳的代表作,无论是材料的使用还是创作理念都是一种创新。其材料经过纳米处理,防潮防尘防蛀,解决了绣品的永久储存问题;其题材也不是绣娘针下常见的夏日里的荷花,而是冬日里的荷塘。“枯萎凋零的荷叶就像是一个个符号,憧憬着春天的到来,孕育着新的生命。”梁雪芳指着一幅双面绣说,“苏绣要想生命长青,拥有锦绣前程,必须将古典与现代相结合,一面是传统,一面是现代,要继承也要创新。”
搭建发展平台提升绣娘素质
为了做大做强苏绣,近年来镇湖街道和西部生态城管委会也想了很多办法,一方面为产业发展搭建载体,另一方面积极培养知识绣娘,希望苏绣能从制造走向创造。
镇湖于1998年创建了绣品街,长达1700米的街道现有绣庄436家。至今镇湖街道已完成“一街(绣品街)、一馆(刺绣艺术馆)、一中心(刺绣展示中心)、一园(苏绣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有了规模就有了影响力,自这些平台建成以来,镇湖刺绣的销售额连年递增。
随着刺绣经济的发展,绣娘因版权问题与画家、摄影家出现纷争的事屡有发生。为此,当地政府为商户搭建了苏州刺绣版权网络交易平台,绣娘们只需花很少的钱就能购买一些艺术家的版权,丰富她们的创作。2010年9月,国家工商总局向镇湖授予“镇湖刺绣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集体商标,这意味着镇湖刺绣协会会员无需自创品牌即能分享品牌利益,无需形成规模也能分享品牌附加值。
为了完善人才储备,镇湖街道近年来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办了3届刺绣大专班,培养了60位传人,为壮大刺绣高级人才队伍奠定了基础,也弥补了传统家庭“作坊式”教学的缺陷。目前,镇湖已拥有江苏省刺绣大师7名、省刺绣名人11名。同时,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