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炉喷吹煤粉技术安全培训内容讲述
煤粉作业区培训教案
序 言
喷煤技术开始应用与上世纪60年代,我国首钢和鞍钢公司在喷煤初期曾作出很大贡献。由于能源价格和技术成熟性不足,此技术没有得到大的发展。
70年代末发生了第二次石油危机。世界范围内逐步停止向高炉内喷油技术。为避免全焦操作,大量的高炉开始使用喷煤技术。90年代西欧、美国、日本的一批焦炉开始老化,由于环保和投资原因,很难新建和改建焦炉,保护原有钢铁生产能力,必须大幅降低焦碳消耗。喷煤已不仅是高炉的调剂手段,而成为弥补焦碳不足的主要措施。
西欧1980年,日本1981年开始喷煤,美、韩等国家在九十年代初迅速发展了喷煤技术帐目前喷煤量大幅增加,焦比大幅下降,西欧、日本的喷煤比达到140-180kg/t铁,有些高炉月喷煤比200 kg/t铁,焦比300 kg/t铁喷煤比正向250 kg/t铁迈进。
我国1964年开始在高炉上喷煤,是世界上开发应用喷煤比较早的国家之一,从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大量应用喷煤技术。近些年我国喷煤技术长足发展。
鞍钢3#高炉95年9-11月,3个月煤比203 kg/t铁。1995-1996年3#高炉全年喷煤比150 kg/t铁,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高喷煤时的高炉操作调剂、喷粉工艺设备和相关条件的全套技术。
一、高炉喷煤的意义
1.高炉喷煤对现代高炉炼铁技术来说是具有革命性的重大措施。它是高炉炼铁能否与其他炼铁方法竞争,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技术,其意义具体表现为:价格低廉的煤粉部分代替价格昂贵而日益匮乏的冶金焦炭,使高炉的炼铁焦比降低,生铁成本下降;
2喷煤是调剂炉况热制度的有效手段;
3喷吹煤粉可改善高炉炉缸工作状态,使高炉稳定顺行;
4喷吹的煤粉在风口前气化燃烧会降低理论燃烧温度,为维持高炉冶炼所必须的T理需要的补偿;这就给高炉使用高风温和富氧鼓风创造了条件。
5喷吹煤粉气化过程中放出比焦炭多的氢气,提高了煤气的还原能力和穿透扩散能力,有利于矿石还原和高炉操作指标的改善;
6喷吹煤粉替代部分冶金焦炭,即缓解了焦煤的需求,也减少了炼焦设施可节约基建投资;
7减少化工焦炉的环境污染:
8为国家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创造了条件。
二、简单工艺流程如图
图1 煤粉工艺流程图
三、煤的形成与分类
1.煤的形成
1.1远古植物残骸深入水中经过缺氧及厌氧细菌生物化学作用,然后在地表升降运动中被地层覆盖。经过温度和压力下的地质化学作用而形成的有机生物岩。煤的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植物残骸转变为泥炭的泥炭化阶段和泥炭转变为褐煤、烟煤、无烟煤的煤化阶段。
2.煤的分类
根据成煤物资及条件不同,人们把煤分成三大类,腐植煤、残植煤、和腐泥煤
2.1由高等植物经过成煤过程形成的腐植煤,它是自然界分布最广,蕴藏量最大的煤。
2.2由高等植物残骸中对生物化学作用最稳定的组成富集而成的是残植煤,在自然界储量很少,一般氢含量高,挥发分高,低温焦油产率高。
2.3由湖沼或残水海湾中藻类低等植物形成是腐泥煤,特点燃点很低,可用火柴点燃。
2.4腐植煤是人类使用最广泛的燃料,其煤化程度可分为泥煤、褐煤、烟煤和无烟煤。(见表1)
几种煤的对比图表(表1)
煤 种 体积密度 特 点 泥 煤 300~450kg/m3 含氧量高28~38%;含碳量低,挥发份高、可燃性好,吸水性强,可烧锅炉、制工业酒精、有机肥料、煤气发生炉气化原料。 褐 煤 750~800kg/m3 易氧化、自燃,粘结性差、吸水性强、易风化破碎,不适合远地运输和长期储存。 烟 煤 750~850kg/m3 挥发份高、粘结性好、易燃烧和制造煤气,适于炼焦,结焦性较差的可做喷吹用煤。 无烟煤 800~900kg/m3 含碳量高、挥发份低、质地坚硬、吸水性小、可燃性差,适于长途运输和长期储存,是喷吹的主要用煤。 四、概念
1.煤焦置换比:喷吹1吨煤粉所代替的焦炭量叫做煤焦置换比。
2.煤比:冶炼1吨生铁所喷吹的煤粉量叫做煤比。
五、煤的成分组成
可燃元素:C:65~95% H2:2~7% O2:3~5% N2:1~2% S:10%
其中N2、S与C、H一起构成可燃化合物。
以上各元素称之为煤的可燃质。
不可燃元素:灰(A)5~15%最高可达50%、水分(M)2~20%。
以上各元素称为煤的惰性质。
六、标准煤
定义:收到基低位发热量29288 KJ/Kg的煤定为统一标准煤。
不同情况下的燃料量都可以用下例公式折算成“标准煤”的消耗量
BQarD
B0=
29288
B0 — 标准煤消耗量Kg
B — 实际耗煤量Kg
QarD——实际燃料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KJ/Kg
七、煤的视密度(堆比重)
煤的视(相对)密度是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新目标八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案(最全).doc
- 中国风能太阳能资源年景公报2014.pdf
- 2021年数学英才登高系列活动(CMTS)试题.pdf
- 对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调查与思考.docx
- 2013-2022年十年高考英语各题型考点对比分析(共7个专题).pdf
- 某市医疗保障局年深入开展医保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docx VIP
- 论持久战全文--毛泽东_txt下载.docx
- RIGOL普源精电DSA800配置手册用户手册.pdf
- 【大单元教学】第一单元《民艺蕴情》第2课《多样的中国民间美术》课件(36页)--人美2024版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劳动出版社《电机与电气控制(第三版)习题册》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