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副词的类别范围和共现顺序.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气副词的类别范围和共现顺序

窗体顶部 【原文出处】中国语文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200301 【原刊页号】17~31 【分 类 号】H1 【分 类 名】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307 【标 题】语气副词的范围、类别和共现顺序 【标题注释】本文是笔者博士论文《现代汉语副词的语义功能研究》中的一部分,承蒙导师马庆株先生精心指导,并得到沈家煊、袁毓林、张伯江、方梅等先生的指教,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 作 者】史金生 【作者简介】史金生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八系 47100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100732 【内容提要】语气副词主要用于命题之外,表示说话人对于命题的主观态度。它与情态的表达有密切的关系,是体现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一类副词。文章首先讨论了语气副词的范围和类别,在搜集大量连用实例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各类语气副词连用的顺序,并用管辖范围原则、主观程度原则、连贯原则和凸显原则对常规连用顺序和非常规连用顺序做出了解释。 【摘 要 题】汉语言文字学 【关 键 词】语气副词/情态/连用顺序/连用原则 【 正 文】 ????  ○ 引言 ????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这是语言具有“主观性”(subjectivity)的表现。近年来关于语言的主观性和语言为表现这种主观性而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即“主观化”(subjectivisation)的研究成为语言学领域一个热门课题,但汉语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充分。正如沈家煊(2001a)所指出的,“汉语中有哪些表现主观性的方式,汉语的演变史中有哪些涉及主观化;汉语和世界其他语言在主观性和主观化上有哪些共通性,又有哪些自身的特点;主观化有没有反例,即有没有主观化减弱的情形。对这些问题,我们都应该在国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探索。”本文试图通过对语气副词这种表示说话人主观情态的语法形式的考察,从一个侧面揭示汉语主观表达的方式和特点。 ????语气和情态是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很多著作中甚至不加区分,用来指同一种现象,因此,本文仍把“也许、毕竟”这类副词称为语气副词。文章在确定语气副词范围,从语义角度为语气副词分类的基础上,着重考察各类语气副词的连用情况,并尝试从语义、语用和认知角度对语气副词的连用顺序做出解释。 ????  一 语气副词的范围 ????语气副词在主要汉语语法著作中都有所涉及,但各家对语气副词的范围认识并不一致。王力(1943)认为语气副词与语气助词一样,都是表示说话人的情绪的,二者的区别在于出现的位置不同,语气助词只用于句末,而语气副词则用在谓词之前。他把语气副词分为诧异语气(“只、竟”)、不满语气(“偏”)、轻说语气(“倒、却、可、敢”)、顿挫语气(“也、还、到底”)、重说语气(“又、并、都、就、简直”)、辩驳语气(“才”)、慷慨语气(“索性”)、反诘语气(“岂、宁、庸、讵、难道”)八个类别。他所说的语气副词范围较窄,他把“大约、还许、果然、幸亏”等归入方式副词,把“必、一定”等归入可能、必要副词。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把“岂、难道”等归入语气词,把“竟”等归入一般限制词,把“必”归入判断限制词。他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也把语气副词与疑问副词分成两类,语气副词列有“才、可、却、倒、偏”,疑问副词只列了“难道”。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把“刚刚、恰恰、刚好、恰好、几乎、差点儿、索性”等归入范围和数量副词,把“可、却、倒、偏、就、还、竟、硬是、幸亏、居然、果然、其实、究竟、根本、简直、反正”等归入估价副词,把“是、非、不妨、毫不”等归入肯定否定副词,把“准、许、真、一定、必定、实在、的确、大概、也许”等归入可能与必然副词。 ????另外,语气副词与程度副词、连词等也存在着划界的问题。比如“怪”在多数论著中都归入程度副词。“宁、宁可、宁肯、宁愿”这几个词《现代汉语八百词》归入副词,《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则把它们归入连词。“免得、省得、以免”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归入连词,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则把它们归入副词。 ????之所以有上述分歧,我们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目前对语气副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一致的鉴别标准。王力采用的是意义标准,他说,“语气副词的辨认,自然以缺乏实义,仅表情绪为标准。……从中西语言的比较上,也可以看得出某一个词是不是语气副词。凡居于副词所常在位置,而西洋语言(如英语)又没有一个副词与它相当者,大约总是语气副词。”(注:见《王力文集》第一卷第229-231页。)这种观点代表了绝大部分研究者的思路,即把能够表示语气的副词称为语气副词,但什么是语气,语气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则没有深入的讨论,这样单纯根据意义标准得出的类别难免见仁见智。另一方面,词类是一个原型范畴,其内部成员的地位并不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