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频实验指导书2015.9讲述
《高频电子线路》
实验指导书
广东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
二0一五年九月
目 录
目 录 1
实验一 调谐放大器 2
(一)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2
(二) 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4
实验二 高频功率放大器(丙类) 6
实验三 振幅调制与解调 8
实验一 调谐放大器
实验项目名称:调谐放大器
实验项目性质:验正性实验
所属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
实验计划学时:4 学时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路实验箱。
2.熟悉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分析--通频带与选择性。
3.熟悉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
4.熟悉和了解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及其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
1.双踪示波器
2.高频信号发生器
3.毫伏表
4.万用表
5.实验板G1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实验电路见图1-1
(1).按图1-1所示连接电路
(注意接线前先测量+12V
电源电压,无误后,关
断电源再接线)。
(2).接线后仔细检查,确认
无误后接通电源。
图1-1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图
静态测量
实验电路中选Re=1k 测量各静态工作点,计算并填表1.1
3.动态研究
(1). 测放大器的动态范围Vi~V0(在谐振点)
选R=10K,Re=1K。把高频信号发生器接到电路输入端,电路输出端接示波器选择 正 常放大区的输入电压Vi,可调信号发生器使Vi=0.03VPP ,F=10.7MHz。在调节G1板上的CT使回路谐振,即输出电压幅度为最大。在此状态下调节Vi由0.03伏变到0.6伏,逐点记录V0电压,并填入 表1.2。Vi的各点测量值可根据(各自)实测情况来确定。
表1.2
Vi(V)P-P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9 0.1 0.2 0.4 0.6 V0(Vp-p) Re=1k Re=500Ω Re=2K
(2).当Re分别为500Ω、2K时,重复上述过程,将结果填入表1.2。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IC不同时的动态范围曲线,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3).测量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当回路电阻R=10K时, 选择正常放大区的输入电压Vi,将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端接至电路输入端,调节频率f使其为10.7MHz,调节CT使回路谐振,使输出电压幅度为最大,此时的回路谐振频率f0=10.7MHz为中心频率,然后保持输入电压Vi不变,改变频率f由中心频率向两边逐点偏离,测得在不同频率f时对应的输出电压V0,将测得的数据填入表1.3。计算f0=10.7MHz时的电压放大倍数AV0及回路的通频带和Q值。
f(MHz) 9.7 9.9 10.1 10.3 10.5 10.7 10.9 11.1 11.3 11.5 11.7 V0 R=10KΩ R= 2KΩ R=470Ω 表1.3
(4).改变谐振回路电阻,即R分别为2KΩ,470Ω时,重复上述测试,并填入表1.3。 比较通频带情况。
(二)、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实验线路见图1-2
图1-2 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图
.用扫频仪调双回路谐振曲线
将扫频仪射频输出送入电路输入端,电路输出接至扫频仪检波器输入端。观察回路谐振曲线(扫频仪输出衰减档位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当位置),观察双回路谐振曲线,选C=3pf,反复调整CT1、CT2使两回路谐振在10.7MHz。
(2).测双回路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按图1-2所示连接电路,将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端接至电路输入端,选C=3pf,置高频信号发生器频率为10.7MHz,反复调整CT1 、CT2使两回路谐振,使输出电压幅度为最大,此时的频率为中心频率,然后保持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Vi不变,改变频率f,由中心频率向两边逐点偏离,测得对应的输出频率f和电压值,并填入表1.4。
.
表1.4
f(MHz) 9.7 9.9 10.1 10.3 10.5 10.7 10.9 11.1 11.3 11.5 11.7 V0 C= 3pf C=9pf C=12pf 2.改变耦合电容C为9P、12Pf,重复上述测试,并填入表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