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求职:警惕招聘陷阱!-
大学生求职:警惕招聘陷阱!
“真没想到自己竟然真的碰到了骗子公司!”清华大学的小杨急切地告诉笔者,就在2005年12月13日,她还听朋友讲社会上有的招聘单位欺骗大学生的事例,没想到第二天自己就遭遇了陷阱。“那家房地产公司的名字和网上的竟然不是同一个,而且招聘中许诺的都不给兑现。”小杨还算幸运,正在和另一位应聘者等候消息时,在外面遇到了来该公司办业务的一个人,那人在手机上打出了“这是个骗子公司”几个字,这让小杨立刻逃也似的离开了。
据统计,2006年我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人数将从2005年的338万人增加到400万人左右,是2001年104万人的近4倍。面对压力,大学生求职的心态愈加趋于急切。加上目前就业市场还不太规范,不少大学生为投出去的简历迟迟没有回复而焦虑时,另一些同学也正为身陷虚假招聘的黑陷阱而苦恼和无奈。
被骗学生往往息事宁人
采访中发现,那些进行虚假招聘的公司一般都打着培训的幌子收取费用,更有一些狮子大张口,收费名目还包括所谓的会员费、报名费等等。还有一类虚假招聘就是,招聘单位所承诺提供的待遇根本就不可能兑现,甚至一开始就没有准备兑现。然而,几乎没有一个受骗者事后向有关部门反映,即使有怨言,也只是到BBS上发泄一下。
上海的冯秋杰在大学学的是多媒体制作,去年10月下旬,小冯在招聘网上向上海某工艺有限公司投了简历。到了单位面试时,谈到对公司产品的了解,一位经理就让他花310元买产品“回去了解”。而所谓的产品就是一个铁框里面镶着一幅画。小冯当时带的钱不够,就委婉地说明天带钱来。回家查了资料,发现该公司资料非常少,小冯暗自庆幸没有上当。来自山东的小云也被要求购买产品,只不过他所遇到的“产品”是标价350元的光盘资料。
东北女孩小雪也遭遇了一桩虚假招聘。小雪原来在慧聪网络公司做新闻编辑,去年11月上旬到某大报下的一家周刊应聘编辑职位。去了之后才发现招聘很不正规,十几个人随意地围坐一圈任意发言,一位“主任”说招他们来是要利用刊物资源去搞经营。不仅应聘的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招聘启事上所承诺的各种待遇也压根儿不提,“连这点诚信都没有,怎么想像到里面工作呢?”小雪忿忿地说。
求职遭遇“陷阱”,为何不追究?“要毕业了,精力有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代表着大学生的普遍心态,更有不少人把交纳的冤枉钱“权当步入社会的学费”。也许正是由于他们的息事宁人,更多的骗局还在继续。
民间打假遭遇风险尴尬
在百度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引擎上输入“黑名单”,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结果的第一项就是“求职黑名单”的网页,上面汇集了来自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应聘者受骗后的留言。“求职黑名单”的创办者小霖去年6月毕业于南昌大学,目前在上海一家技术公司任职。小霖找工作时就遭遇过一些虚假招聘信息带来的困扰,加上周围朋友的一些类似经历,才萌发了创办信息平台的想法,“就是让大家把受骗的经历与其他人分享,防止其他刚毕业的学生朋友在求职过程中再次上当受骗”。
去年9月份,小霖正式向有关部门申请了域名,网站便开张了。“其实,从开张起到现在,也是只有我一个人在忙活”,信息来源则主要来自网友们的举报。
由于在网上发布的应聘虚假信息针对性很强,包括公司的名字、地址、电话、面试描述,因此也遇到过几家被“曝光”企业的质疑,“由于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核实网友所反映的情况,筛选信息都是靠自己的主观判断,所以既然人家质问我,我就只好删掉”,小霖一脸无奈。
谈到网站的影响,小霖有些黯然:“靠我个人的力量目前来看收效甚微,基本上都是网友们被骗了之后才在这里发布信息的,而多数人在受骗之前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个网站。我也曾试图找些朋友和我一起做,可因为这是得罪人的事情,大家顾虑很多,我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好……”
目前工作繁忙的小霖迫切希望能有一个机构或组织能接手这个网站,“哪怕让我交出来,只让我做一些编务工作都可以。”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立新认为,应当鼓励和支持对虚假招聘的民间打假行为。但是他同时认为,这类打假往往会出现问题,比如有的应聘者觉得招聘方态度不好,或者听别人说是虚假的就将信息放在网上,容易侵权。如果出现侵权行为,信息发布者和服务提供者都要承担责任,尤其是网站的负责人承担的风险更大。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余雅凤博士对此有相同的看法。她认为这种事情不应让公民个人来做,“即使这个人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信息筛选中难以保证真实性,就会给他带来一定的风险。如果交给相关组织或部门来做,由于公信度高,效果会更好”。同时她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大打击此类诈骗活动的力度,这样才能对不法行为起到震慑作用。
求职被骗维权难上加难
为什么虚假招聘的受害者往往是大学毕业生呢?人力资源管理师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