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东西方的先哲复习课件》课件(人教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报告.ppt

《东西方的先哲复习课件》课件(人教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西方的先哲复习课件》课件(人教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报告

第3课 二、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因为 1、建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 * * 孔子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他被尊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和十大思想家之一,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光荣,他被后人尊称为至圣、万世师表,一已之力,铸就华夏子民的心理模式. 自学礼乐 创办私学,收徒讲学 周游列国 献身文教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从政失败 二、开创儒家思想 1.产生背景 ①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  充满着新与旧的矛盾(经济、政治、思想) ② 传统礼法秩序受到猛烈冲击,违背周礼行 为司空见惯 2.目的: 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 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3.核心内容: (礼、仁、中庸) 克己复礼; ⑴“礼”的思想 ①含义: ②地位: ③方法: ④评价: “周礼”,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 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 立国立身的基础 反映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但有利于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不知礼,无以立也。 ——孔子 对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对个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⑴“礼”的思想 ⑵“仁”的思想 ①含义: ②地位: ③方法: 爱人(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 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忠恕”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忠” ④表现: 对于统治阶级: “为政以德” ——民本思想 对于普通人: 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⑤评价: 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进步性;在当时有利于抑制统治者暴政; 仁爱有等级 杏坛说仁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杨伯峻先生注: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 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钱穆先生注:自己想立,便也帮助人能立; 自己想达,便也帮助人能达。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⑵“仁”的思想 子曰: 仁者爱人。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曰:恭、宽、信、敏、惠。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⑶中庸之道 ①中庸的含义 A.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 B.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善加以调   和,使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 ③中庸与仁礼的关系 A.要实行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B.中庸是划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依据 (3)中庸之道 ②方法:“和而不同” 三、古代大教育家 孔子的教育成就 ①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 教育的局面 ②教育目标: 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 成“君子” ③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 ④教学内容: 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是我国 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 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 最基本的教材 四、儒学对后世的影响 1.对中国: ①政治:六经”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其中五经 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②思想: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 流思想,影响深远,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 心内容。 ②教育: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 广创造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 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的发展下来。 2.对亚洲: 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 组成部分 ⒊对欧洲:明清以后,孔子学说被传到西方,《论语》 被译成拉丁文、英文等,欧洲启蒙思想家 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课标要求: 简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一、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前384 前367 前347 前343 前336 前335 前323 前322 出 生 求学雅典 离开雅典 (柏拉图死) 成为亚历山 大王子老师 马其顿征服希腊 重返雅典 创立学园 再次离开雅典 逝 世 “北方小驹” “学院之魂” “博学家” 因为亚里士多德研究的兴趣和范围非常广泛,对当时所能涉及的学科如哲学、逻辑等都做过精深的研究,在许多方面提出了自己卓越的见

文档评论(0)

66631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