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快乐的动物.doc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快乐的动物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快乐的动物 教学本课时,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数学学习“体验——理解——解决——应用”的过程。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遵循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及好奇、好动的特点,通过动物王国欢聚、许多小动物玩耍的情景创设,激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探究性学习中强调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2、会用除法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会利用学具摆出或画图形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倍”有关的简单的生活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倍”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的方法,能解决相关的生活问题。 教材与学生: 本节结合“快乐的动物”的具体情境,学习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事实上,“倍”是一个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材没有给它下定义,而是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这些具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倍”的意义。在自主操作、交流后,学生真正体会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这时用除法表示和计算“谁是谁的几倍”就水到渠成了。 教具: 课件、绿色小棒和红色小棒(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好,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走 进大自然里看一看小动物。 出示情景图,观察:你都认识这些快乐的动物吗?(学生自由说一说) 二、探究新知 (一)统计。 1、数一数图上各种动物分别有多少只,并填在表格里。 2、汇报。采取提问个别同学、集体回答、拍手、搭肩等形式说出动物的只数。(要求学生说完整的话。) (二)摆一摆、圈一圈(猴子和鸭子),认识“倍”。 1、用绿色小棒代替猴子摆出猴子的只数,用红色小棒代替小鸭摆出它的只数。(学生摆,师巡视指导) 2、交流:你是怎么摆的?为什么这样摆? 生:我是这样摆的:摆3个绿棒,再摆6个红棒(3个3个摆) 师:为什么3个3个摆呢? 生:是为了和上面的1个3对照的。[小学教学设计网-www.XXJX-更多小学数学教案] 3、师板书,画线代替猴子和小鸭 师问:6里面有( )个3 生:6里面有(2)个3 师:1个3就是3的一倍,2个3就是3的两倍,3个3就是3的3倍…… 4、总结:6就是3的(2)倍(多提问几位学生,同桌互说) (三)摆一摆、圈一圈(小松鼠和小鸟),加深理解“倍” 1、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摆出小松鼠和小鸟的只数(学生用学具摆,教师巡视指导) 2、集体交流 ? 3、总结 12里面有(6)个2 12是2的(6)倍 (四)学生自己练习摆小松鼠和小鸡并总结 (五)学生静息,教师根据板书总结 (六)练习 1、10是2的()倍 (1)、先用学具摆 (2)、说出答案并列出算式 (3)、为什么这样列算式?(10里面有5个2) (4)、强调“倍”的意义 2、9是3的()倍,并列算式 3、14是2的()倍 (七)、总结 求倍数关系,涉及两个量之间的比较。我们可以用图形和除法算式两种方式来表示“谁是谁的几倍” 。 三、巩固提高 1、做课本:做一做、说一说(先自己做,再集体交流。教师个别辅导) 2、做:练一连第2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在学习中有收获吗? 五、课堂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1、3题。 六、板书设计 快乐的动物(“倍”的意义) 鸭子 6只 松鼠 2只 孔雀 1只 猴子 3只 小鸟 12只 小鸡 8只 猴子? ○ ○ ○ 3 鸭子 ○ ○ ○ ○ ○ ○ 6 6里面有(2)个3 6是3的(2)倍 教学反思: 在认识平均分与除法意义的基础上,本节结合“快乐的动物”的具体情境 学习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教材没有给“倍”下定义,而是通过“做一做”中的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这些具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倍”的意义。我在设计教案和备课时在想: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体验过“平均分”的活动过程,本课再让学生用学具摆出猴子数1个3、鸭子数2个3,是一个多简单的操作活动啊,课堂上大部分学生应该没困难、没问题的,学生能把鸭子平均分成两份后,我就可以顺利引出“倍”了。可实际上并非我想象那样简单、顺利。有的学生不会把代表猴子的和鸭子的圆片分成两行来摆,很多学生不会摆2个3代表鸭子数,这样学生就难以观察到猴子数是一份(1个3),鸭子数是两份(2个3),难以感受到“倍”的意义。后来我发现两个会摆2个3的学生,就请他们汇报,让其他学生说说这样摆的好处是什么,再让大家照样子摆一摆、分一分,这时我才能引出“倍”,让学生通过刚才的操作体会“倍”的意义。这个操作活动花了较多的时间,因此后面的课堂作业不够时间完成。即使如此,我想多花点时间是值得的。

文档评论(0)

mcplj198370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