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十五年來中国大陆鸠摩罗什研究的综述
四十五年来中国大陆鸠摩罗什研究的综述黄夏年
作为一代大师,法门巨匠的鸠摩罗什,解放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对他的研究。鉴于他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对中印佛教作出的广泛贡献,于是在现今佛学研究的论坛上,凡上谈论魏晋南北朝佛教乃至印度的佛教,必将涉及到他,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据笔者所见,有关与鸠摩罗什有较密切联系的佛教论文,在1964年以前,有2l篇 (本)。到现在,据不完全统计,有关论文、著述大约在45(本)篇以上。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鸠摩罗什的生平贡献及历史作用
这个问题应该说学术界和佛教界都没有什么异议,即充分肯定了他的伟大贡献及所起到的巨大的历史作用。汤用彤先生早在 1938年出版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此书后来分别在1962年和1983年两次再版)一书中的第十章“鸠摩罗什及其门下”里就分为“鸠摩罗什之学历”、 “罗什至凉州”、“罗什在长安”、“什公之译经”、“佛陀跋陀与罗什”、“什公之著作”、“罗什之学”、“鸠摩罗什之弟子”8部分内容,对鸠摩罗什做了全面地介绍,评价他是“法筵之盛,今古罕匹。”值得指出的是,其中详细地考证,至今还没有人全面超过。1955年,鉴安在《现代佛学》2月号上撰文《鸠摩罗什法师》,介绍罗什大师的生平业迹,这是笔者所见到解放以后出现的第一篇专文。该文强调罗什是在集前代诸位译师之大成而发展起来的伟大译师,并对罗什的生平及弟子的情况作了简略的介绍。谷响也在同书发表了《古代来华讲学的西方译人》,把罗什判为龟兹来的译师,认为龟兹是小乘佛教地区,“罗什法师所宣的大乘系统本非龟兹文化中固有,故此对于罗什法师所译的经论,并不能作为龟兹佛教文化来看待。”同年,《现代佛学》4月号上发表了著名学者吕澂的《三论宗》一宗,文中谈到,罗什的时代恰当世乱,后来他的学说传承不大明了。不过传承的正宗在于僧睿、僧肇等系是无疑的。1959年《现代佛学》第12期上刊出杨兆麟的《游鸠摩罗什法师塔院》,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罗什曾经住过,并在此译经和寂后葬地的陕西户县草堂寺情况,尤其是该寺在解放后的情况。1964年,张德钧在《现代佛学》第2、3期上发表《读汤用彤先生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记》,对汤先生的书作了补识,为该书罗什一章增补了得法弟子有惠始、惠庆二人,疑梵敏、超进、昙机亦曾师罗什。此外,在同年第5期上,渠中所撰的《中国佛教史话(二)》“佛经翻译家”文中提到罗什,认为“在古来的佛教翻译家中,龟兹出身的鸠摩罗什是最有名的巨匠。” 1979年,吕澂出版了《中国佛教源流略讲》,在书中第5讲里专门评价了罗什的贡献,指出罗什来到内地,改变了国人对大乘性质和主要内容的认识,“从而推动了后来的中国佛学的发展。”对罗什生卒年,他认为日本学者塜本善隆考证的350—409年,“理由很充分,因而是可信。”在数千弟子中,“其中比较‘专精’,称得上罗什正传的,要推僧肇。”1985年出版,任继愈主编的《中国佛教史》第Z卷里,认为罗什的生年是晋康帝建元元年(343),这里作者采用的僧肇说法。书中还指出,罗什虽然祖籍印度,但出生在中国,实际上是中国人。他译经传教,“既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也对当时我国少数民族与汉文化交流起了促进作用。”陈世良的《鸠摩罗什年表考略》一文(载《龟兹佛教文化论集》),从8个方面考证了罗什卒于后秦弘始十五年(413),指出不管是从僧传记载,还是其弟子的记述,这都与罗什的活动上吻合的,“因此,僧肇弄错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他还认为,罗什改信大乘,“(年龄)不在十三、四岁,而在二十几岁,(地点)不在沙勒,而在沙车。”此文应该说是同阶段对鸠摩罗什生平研究最为详细的专文,而且对鸠摩罗什生平小事,作者也给予载出,对一些重要的事件或转折时期,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使这方面的研究更进了一步。方立天在《慧远及其佛学》一书中指出,“长安和庐山是当时 (引者案,指东晋时期)我国两大佛教中心,鸠摩罗什和慧远是当时我国南方和北方的佛教巨子。慧远和鸠摩罗什保持联系十多年,庐山和长安声气相通,南北两地佛教学术频繁交流,这不仅直接推动了当时佛教的流传,而且对于尔后佛教的发展,学派和宗派的形成都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993年10月17— 18日,在日本京都的佛教大学四条中心举行了第五次中日佛教学术会议,中心议题是“鸠摩罗什的业绩——纪念鸠摩罗什诞辰 1650周年”。会议采用的罗什生卒年为, 344—413年之说,实际上就是僧肇的说法。这是历史上举行的第一次纪念鸠摩罗什的会议,因为它不在国内召开,故人们可能不大了解,会上中国学者牟钟鉴在《鸠摩罗什与姚兴》一文中提出,“一个时代只能诞生少数几位学问大师,如道安、罗什、慧远,都是不出世的贤哲,他们的成就有超越国界和时代的价值,政治家为大师提供保护和帮助是无上的光荣,不尊重大师的人格,甚至损害大师的事业,是政治家的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