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前景研究
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前景研究
(柳科协软20071号)课题
一、绪 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主要是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如民间文学、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工艺技能和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以及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如歌圩、庙会、传统节日庆典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它是地域文化和精神的重要承载,彰显了文化的独特性、丰富性与多元性;同时作为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资源,在构建地域人文精神、带动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因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合理有效的运用能够产生广泛影响和多元收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和发展也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柳州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极为丰富,底蕴深厚。做好非物质文化的遗产开发与合理利用工作,对于建设多元和谐的社会文化,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塑造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文化柳州”的建设等等,无疑是重要且必要的。
二、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现状
柳州自汉建制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自古便是多民族聚居地。目前柳州有48个民族成分,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89万,占全市总人口的53.3%,世居民族有汉、壮、苗、侗等。这些族群在长期的相处交流里创造出了具有鲜明个性、又相互融合了多个民族元素的独特文化。在2006年以来柳州市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共整理出14类180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侗族的鼓楼、风雨桥等木构建筑的营造技艺,苗族的坡会、服饰,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等等,涵盖了生产生活习俗、人生礼仪、岁时节日、语言文学、手工技艺、歌舞曲艺、游艺竞技、信仰等各个方面。这些在民众中传承已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完好的人文内涵和社会功能,蕴涵着民族和族群的历史渊源、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体现了文化特质和文化交融,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聚落形式的历史过程,真实记录了传统建筑风貌、优秀建筑工艺、传统民俗民风和原始空间形态,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2005年以来,经过普查和逐级申报,柳州市有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侗族大歌、苗族系列坡会群、彩调(与自治区联合申报)等四项被公布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侗族大歌、苗族系列坡会群、柳州山歌、高沙锣鼓、侗戏等七项被列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侗族大歌、苗族系列坡会群、柳州山歌、柳南高沙锣鼓、融水苗族芦笙斗马、鹿寨平山山歌、柳城民间传统山歌等八项名录列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柳江县壮族师公舞、融安县长安文场、三江县花炮节、侗族百家宴、侗族刺绣、侗族医药、侗族款文化(注)、侗族器乐、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等九项名录列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开展了对传承人的认定和保护,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活动,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利用上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蜡染 有传承人 民间音乐 果哈 苗族唯一的民间弓弦乐器,仅有少部分老人懂得吹奏,状况濒危 果铃 仅有少部分老人懂得吹奏,状况濒危 芦笙 盛行于坡会、节庆、宗教祭祀及婚、丧、礼俗等场合,保护状况良好 朋比 仅大浪乡的桐里村还保留这一古老乐器 踩堂曲 流传安陲、安太、四荣、香粉、拱洞、红水、白云、大年等乡镇,保护状况良好 民间舞蹈 芦笙踩堂 苗族坡会上的群舞,遍及15个乡(镇)。目前全县共有300多支芦笙队 芦笙打同年 盛行于苗年(即平年农历十一月为二年,农历十一月三十或二十九为除夕,次日起为过年)及坡节期间 芒蒿舞 安陲一带仍然保留这一传统文化形式,且盛行于每年坡会 跳嘎芦 盛行于每年坡会期间 戏曲 彩调剧 部分业余剧团还在活动,但已出现艺人年龄老化、传承青黄不接的境况 侗剧 部分业余剧团还在活动,但已面临传承断层局面 桂剧 桂剧活动逐渐减少,甚至有消亡的危险 苗剧 艺人年纪的逐渐老化,难以得到传承,状况濒危,处境令人担忧 民间手工技艺 竹刻 有传承人 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 斗马 每年农历正月十六和八月十五,香粉的古龙坡会均举行斗马活动 斗鸟 农历每月初二和十六定苗族鸟会日 苗族拉鼓 每5年、7年或13年举行1次,参加活动万人以上 岁时节令 苗族系列坡会群 已被收录至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梁炳光获第一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