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讲义.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龙吟讲义

辛弃疾词二首 课 题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这是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 我们从对联中能看到什么信息? 豪放:辛弃疾继承了苏词豪放的特点,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爱国:辛弃疾曾于1165年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 “悲黍”,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生,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 辛弃疾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收复中原,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 ,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21岁参加抗金义军曾经是踌躇满志的意气风发少年,不久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但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一带。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21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参加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洪迈《稼轩记》)。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五岁。 二、学生诵读领起聆听,稍作引导。 学生诵读,初谈体会,质疑。引导学生质疑,进入对诗歌主旨的探究。 三、鉴赏诗歌上片意象,解读“登临意”。 (一)景物烘托登临意, 1.第一句:哪些意象? 长天 秋水 。 2、在一个千里清秋的日子里,诗人登高望远,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遥看辽阔无边的楚天之下,千里弥漫清爽秋气,横无际涯的秋色,浩浩汤汤的滚滚长江流向天边,秋色无边无际 。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意境是宏大壮阔,空阔清远的 3、起句破空而来,写出了天高水长,浩渺寥廓的天边秋色,境界壮阔气势雄浑,开头两句实写眼前之景,却已蕴含着深厚之情。 想当年,毛主席伫立橘子洲头,看到的景象和他当时的心境同辛弃疾一样么? 同样是秋景,情感却大不相同。 诗人有“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诗句。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景中含情,空阔清远的景色中给人一种什么感受?悲凉感,孤独短暂感。 4.第二句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此三句写了什么?语序有什么特点?诗人的情感如何? 解词:遥岑,远山;“玉簪螺髻”形容山的形态。 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写出了山的什么特点?壮美 揣摩倒装的作用:强调愁恨。 提问引起思考:谁在献愁供恨?为何看到山河会有无限愁恨?这是移情的写法。 5.第三句要点:意象的暗示义,及“游子”身份的内涵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这句里写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何深意?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 这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 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 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 落日,时光流逝感和国运衰微感。断鸿,孤苦无依感。 一眼见,一耳闻,通过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气氛,以有声有色的景物进一层写出了词人的孤寂和悲苦。 “江南游子’这里的“游子”又是指谁呢? 游子指辛弃疾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伐收复失地之意,也不把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北国南来; 南来投闲置散,并无归属感。(引入相关背景资料。)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简介写作背景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

文档评论(0)

17898118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