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澍大学的望境本土的营造
王澍:大学的望境本土的营造
????? 从象山校区、大学建筑到大学之道,许江、王澍共同寻求—— 大学的望境本土的营造
7月21日下午,邀请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和2012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王澍,以《大学的“望境”》为题展开对话
象山校区的建造 设计有备而来共识早已形成
主持人: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奖的重要作品之一是中国美院的象山校区,因此大家习惯把象山校区和王澍联系起来,事实上它由多方合力促成,其中首推以许江为首的校方。许院长,当年怎么独独选中了王澍的设计?
许江:首先,我认识王澍有20多年,很了解他对中国自然山水的情怀和犀锐的表达。其次,中国美院决定将象山校区建造的任务交由本院建筑教师,就是希望以校园建造来培养队伍,塑造人才。而王澍也显然有备而来。设计方案中,他以合院为基本模型,展示系列变化,像做外科手术那样把合院切一刀或切一角,通过合院的向背关系,形成与青山相望的崭新格局。如此创意深深吸引了我们。最后,重要的一点是,这之前我参观了美国罗德岛美院,这所学校独立学院的建构和管理方式引起我的关注。于是我们确立了共识:希望象山校区以群楼的方式来适应未来多学科的分院独立教学管理方式。
因此,王澍的方案高票获选,接着他开始了非常艰难的深化设计阶段。
很长时间它还将是一个孤本
主持人:王澍,在象山校区设计之前您对园林风格已有所实践。你如何构思象山校区?
王澍:其实,我1993年就参与过杭州南山路中国美院的改造设计。我当时的方案是把校园里已建的新楼全部拔掉,保留老建筑,我觉得保留文化的传承最重要,历史的气息一旦断裂很难再继。但象山校区不同,它是建在一块空地上。以实物来看中国园林,它的房子都很小。而象山大到800亩,全新的语境下如何寻回园林的感觉是挑战。20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种园林的新尝试。
中国人内心都有园林情结。这种建造叫“城市山林”,那些文人在城市里划出一个园子,造出山野的感觉,以便人与自然随时对话。这种设计代表了另一种对中国城市的看法——最富有中国文化的要素并不都在城市里。
另两点也很重要,在选址时,学校有个共识:大学城坚决不去。规模化的大学城虽然是现代主义风格的代表,但在我们看来几乎就是“巨型监狱”。选中转塘象山因为那里有山有水,那种气息不仅适合美术学院,也适合于中国文化的培养。另外,在中国,哪怕拥有足够好的建筑系的学校也很少会请本校教师设计建筑,这体现了美院对自己老师的信任。
有些人说象山校区变成了中国大学建设的新样本,我觉得不准确,恐怕很长一段时间内它还会是一个孤本,这需要很多条件的配合才可能出现。
两个人诗性的唱和
主持人:一期建成后,有业界人士批评这是杭州最难看的建筑;也有学生说,我辛辛苦苦从乡村考到了城市,没想来到象山校区,又回到了乡村。所以,开建二期时,校方如何面对反对声依然支持王澍走下去,你本人也写了诗寄语王澍?
许江:应该说:我与王澍夫妇情味相投,经常共同出游,分享远望的心得。我们一道徘徊在南宋皇宫遗址上古树林中的无影泉旁,感叹世事变迁;一道攀援万松书院,遥想当年山长带着众生面向群山的呼喊。2005年左右,象山校区山北建好之后,一开始被人称为杭州最难看的建筑。我们举办了中国实验建筑师的研讨会,做了不少工作。仅仅两年后,王澍被评上杭州时尚人物,授奖的仪式就在所谓“最难看”的建筑里头。也就是说很多反对者已经悟到,这片建造是有理想、有担当的。所以我们接着以邀标的方式让王澍设计山南。设计前,我给王澍写了首诗,大意是这里是夜晚的渔港,所有的楼群是夜泊的舟船,这是深山里的古乡,楼和楼之间的通道是通往青山的古巷,这里是一片密密的罗网,里面网织着苔点、假山和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
应该说我俩都是有诗性的人,中国美术学院的特点就是聚集了这样一批有诗性的人。
当代建筑对园林尺度的成功转化
主持人:王澍,能否分享一下从理想到实践中的困难?象山校区建造的整个过程,对你自己、对你自己的理想有什么触动?
王澍:这是一个挺艰难的过程,象山校区一期建成后,一个建筑师朋友说,这是中国当代建筑语言的一个大突破,尤其在破解尺度问题方面。因为中国传统建筑都较小,但那套建筑语言很成熟。如今放大4倍、完全转化尺度之后还能保有中国传统文化想象的内涵就不容易了。他说中国建筑为这样的转化已经奋斗100年了,在象山校区取得了成功。
这和我浸淫在美院的氛围中有关系。很多人说象山校区是许江和我“文人唱和”出来的。这不是虚的形容,有很多具体细节。比如说用写诗的方法交流,他诗中说很多条船时,我已经在火柴盒上画了山南第一张草图——一片房子像船一样停泊着,意境就是象山夜泊。再如山南的房子偏黑、偏暗,现代主义基本上以白为主,我以前也经常做白颜色的建筑,山南是我第一次用大面积的暗和黑的材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