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期终考试卷2013.1九年级语文期终考试卷2013.1.doc

九年级语文期终考试卷2013.1九年级语文期终考试卷2013.1.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期终考试卷2013.1九年级语文期终考试卷2013.1

九年级语文期终考试卷 2013.1 注意事项:请把试题的答案写在答卷上,不要写在试题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下列词语书写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融会惯通 怅(chàn)惘 B.鞭僻入里 恍(huǎng)惚 C.矫揉造作 褴褛(lǚ) D.若既若离 滑稽(jī)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一些稚拙的美,一些惊人的丑,以一种牢不可分的天长地久的姿态栖居在某个深深的巷底。 B.对于美好的事物,不要有疏离感,要把它置于自己的关爱之下,用自己的羽翼和体温去为它孵化和催生,这样,你就可以及时地听到另一种“天籁”了。 C.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果我们放弃在本国高校学习的机会,而选择去遥远的外国大学求学,岂不是舍本逐末吗? D.这位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3.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A.惧其不已也 已:停止。 B.帝感其诚 感:被……感动。 C.一厝朔东 厝:座。 D.汉之阴 阴:水之南。 4.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 ) 研究《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可以发现,校车安全问题首次在国务院条例层面系统地从制度、措施上得到梳理: ,强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校车安全管理责任; ,从源头上保障校车安全; ,确保校车使用安全; ,严格责任追究。 ①强调建立健全校车安全标准体系 ②明确了法律责任 ③明确对校车使用实行许可制度 ④明确了校车安全管理体制 A.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④ C.④②①③ D.①③④② 5.为下面这段文字提炼主要观点,最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你幸福吗?”“我姓曾。”这组问答或许是最近一段时间里最被人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词语出自央视调查栏目《你幸福吗》,亦有网友将栏目中“神回复”片段剪辑成短片上传至网络。当记者问及“你幸福吗?”,一些人给出的却是回避、冷笑以及自嘲式的回答。 现如今,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生存压力也随之增加。在紧张的生活节奏驱使下,人们逐渐变得浮躁、焦虑,人心为物欲所蔽。社会进步了,但是我们的心却变小了,被物欲填满,变得自私、冷漠,再也容不下曾今的那些单纯的幸福。幸福不是别人能给予的,幸福来源于我们自己。当你尝试心平气和,放下过重的私欲,幸福也会随之而来。 A.“你幸福吗?”实为讽刺。 B.生存压力大,民众无幸福可言。 C.幸福来源于我们自己,只要心平气和,幸福也会随之而来。 D.幸福是难以企及的奢侈品。 6. 对右侧这幅漫画的内容、主题及讽刺效果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一个孩子撑着“升学”的滑杆,绕开一本 又一本的中外名著,不断滑行着。 B. 个别孩子为了升学而避开一切课外书虽不 可取,但也体现了其对学习的认真。 C.为了升学而避开一切课外书是不可取的, 如此走捷径,是在成长路上走了弯路。 D.画面采用了夸张的手法,从侧面揭露了当前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二、阅读与赏析(共49分) (一)(12分) 魏知古①起诸吏,为姚崇②所引用,及同升③也,崇颇轻之。无何,知古拜吏部尚书,知东道选事。崇二子恃其蒙恩,请托。知古悉以闻上。上召崇,从容谓曰:“卿子才乎?皆何官也?又安在?”崇揣知上意,因奏曰:“臣有三子,二人为官洛阳矣。其为人多欲而寡交,以是必干④知古,然臣未及闻耳。”及闻所奏,上大喜,且曰:“卿安从知之?”崇曰:“知古微时,是臣荐以至荣达。臣子愚,故必干之。”上于是明崇不私子之过,而薄知古之负崇也,欲斥之。崇为之请,上久之乃许。翌日,以知古为工部尚书,罢知政事。 【注】①魏知古:人名。 ②姚崇:人名,唐代著名宰相。 ③同升:当时二人同时为相。 ④干:求取。 7. 下列句中的“以”与“知古悉以闻上”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以是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