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专题教学传播学专题教学.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播学专题教学传播学专题教学

专题八:传播效果 及传播效果研究的主要理论 4、评价 意义: (1)”议程设置”理论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 (2)这个理论中所包含的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重新提出了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 (3)”议程设置”理论对我们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4)它为人们认识传播与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局限: (1)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 (2)尽管”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是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专题八:传播效果 及传播效果研究的主要理论 (四)知沟理论: 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对低者都能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五)“培养理论” 基本观点: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个部分及相互关系要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通的基准,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协调。 评价: 1.强调大众传播在形成社会成员对社会的”共识”中的巨大作用。 2.指出大众传媒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是有差距的,传媒的倾向会带来或好或坏的社会效果。 3.包含对资本主义大众传媒的批判和要求改革的观点。 4.教养理论可能适合于特定种类的电视节目,但可能不支持总体上的电视内容,期待整体的电视观看产生教养效果是不合理的。 专题八:传播效果 及传播效果研究的主要理论 (六)“沉默的螺旋”理论 由诺依曼提出。 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的关系。认为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经大众传媒强调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认知; 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和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传播学原理 专题教学 传播学专题 专题一:传播与传播学概述 专题二: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专题三:传播的模式与类型 专题四:传播功能与社会影响 专题五:媒介与媒介规范 专题六: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专题七:受众 专题八:传播效果及传播效果研究的主要理论 专题九:传播学研究方法 专题十:传播学研究流派 专题一:传播与传播学概述 一、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历程 二、传播的定义 三、传播的特点 四、树立科学的传播观 五、传播学学科的发展 历程 六、传播学的奠基人和四 大创始人 七、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八、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专题二: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一、传播中的符号 1、符号的定义 2、符号的分类 3、信号与象征符 4、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5、符号的功能 象征符的特点: (1)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 (2)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 (3)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赖继承的 (4)象征符使可以自由创造的,象征符与其指代的事物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 系,他们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三、象征性社会互动 1、什么是象征性社会互动 2、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 3、从传播学和符号学角度看待广告中的符号传播问题和文化传播现象 二、传播中的意义 1、什么是意义 2、符号意义的分类 3、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专题二: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专题三:传播的模式与类型 一、传播的模式研究 1、传播的直线过程模式 (1)5W模式 (2)香农-韦弗模式 2、传播的互动过程模式 (1)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2)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3)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3、传播的系统模式 (1)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2)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专题三:传播的模式与类型 二、传播的类型 1、自我传播及其理论研究与应用 (1)作为生理机制和具有能动意识、思维活动的自我传播,自我传播的定义 (2)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由米德提出,认为自我可以分解为两方面。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 (3)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4)内省式思考 2、人际传播及其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