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追忆似水年华》中符号的创造-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论《追忆似水年华》中符号的创造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张新木
在《追忆似水年华》(以下简称《追忆》)出版初期,法国评论界并没有真正理解这部作品的意义。只是后来人们才渐渐发现,作者试图以特殊的方式寻找失去的时光,再次体验过去的生活,并且带领读者和自己一起去体验。一方面,作品描述了一个文人学习的过程①:主人公在社交世界、爱情世界、印象世界和艺术世界中不断学习,逐步认识周围的世界,了解生活的真谛;另一方面,作品也叙述了一位作家的创作历程②:从创作冲动到失望,再从失望到升华,其结局展现了作者进行写作的工具――符号机器。作者从艺术创作中得到某种享受,从对生活进行新的、从容不迫的、艺术性的第二次体验中获得享受。同时,这种创作旨在使过去的时光变得更容易理解,并从美学上加以透彻的思考。这些也许就是《追忆》的特性和获得成功的秘诀。
普鲁斯特的小说创作主要依靠两个形式,即“我”和时间。“我”统一了叙述视野,使人物服从于中央视角。同时,“我”没有打上明确的个性印记,具有足够的普遍性,成为一切人的我。作者有意让叙述者匿名,目的是让每个读者在书中读到自己。关于这一点,法国评论家塔迪埃在《普鲁斯特与小说》一书中作了详细的分析,在此不再赘述。时间则控制着小说的进展、故事的叙述和人物的生活。不过,从《追忆》中可以看出,作者在创作初期并未发现时间的作用,只是到了小说结尾时,在盖尔芒特家的聚会上,作者好像第一次感到:“而我自童年时代以来,一直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以致从所有那些人身上发生的变化上,我第一次发现时光的流逝,从对他们而言的时光流逝联想到我的似水年华,我不禁大惊失色。”③因为时间对他来说也已经流逝,当叙述者睁开眼睛看到久违的面孔时,发现他们都衰老了。惊恐之余,唯一的办法是通过回忆,将过去的时光追寻回来,并用文字,用符号把它固定于文学作品中,使之永恒。换言之,《追忆》以符号的形式重新创造和安排时间,使过去、现在、未来融为一体,组成一个独特时光体系。造就了《追忆》的巨大魅力。
一
任何小说都必须有一个时序。作家追踪人物的一生,重现人物的社会活动,必须面对这个问题。但是时光对钟表来说也许是相等的,对人则不然。在现在之中出现过去甚至将来,就使时间出现不相等的现象。如《追忆》中提及的德雷福斯事件、尼古拉二世访问法国、欧伦堡事件、俄国芭蕾舞团等,可以用历史年表作参照,是真实的时间;相反,书中人物的年龄、年龄差距、人物活动的时间大都与历史年表不相吻合,是一种想象的时间。阿尔贝蒂娜在1897年是位十七岁的少女,到1908年她仍然是那位妙龄少女,似乎在时间空洞里生活了十多年。时间上的这种自由性是要突出时间标志――时光符号的重要性,书中的时间多数不是某年某月某日,而是某地的某样东西,某人去某地的那天,或某人做某事的时候,如阿尔贝蒂娜的自行车、巴尔贝克的汽车、两年以后的巴尔贝克小住、莱奥尼婶婶的衰弱、凡德伊与女儿相依为命等。这种用人物、事件、物品等来表示时间的方式是创造时光符号的主要手段之一。另外,书中也使用了诸如钟点、天、季节、年等时间单位,但它们是时间的形式单位,都经过叙述者加工处理,随意将它们加快或放慢,以满足叙述的需要。这样,时序的安排就不必遵循真实时间的先后顺序,也不必顾忌叙述时间与实际时间在逻辑上是否合理,而可以按自主记忆或非自主记忆进行随意安排。既然书中的时间是用人物、物品、事件和形式时间来表达的,那么时间也就成为叙述的形式符号,提取不同的时间,对它进行加工和安排,就创造出时光符号,然后对时光符号进行系统化,构成整个作品。
从提取时间并使它成为符号的方法来看,《追忆》中有反理性法、组合法、运转法等。所谓反理性,是指作者在叙述时,不追求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不拘泥于整体与部分在表面上的和谐。传统的观念认为,要使部分具有价值,它就必须反映整体,那怕是一个微小的部分,它也应该是整体的缩影;应该借用类比和近义等手段使作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一个充满内容和理想意义的网络,这样即使将它打碎,也能从中找出某种理性,正所谓见一斑而知全貌。然而,当时光成为作品的客体(抑或主体)时,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对过去时光的记忆是一堆难以粘合的碎片,是拼画中的不规则纸块,找不到它内在的统一性。如果说有什么统一的东西,那就是符号语言在不断复述自己,艺术作品的形式结构解译着它所使用的零碎材料,这些材料来自于作者不自主的模糊回忆。普鲁斯特在追寻模糊记忆的先驱时,列举了波德莱尔,然而,他却批评波德莱尔在使用这一方法时过分“自主”;相反,他似乎很赞赏夏多勃里昂的感觉:“从一小方块蚕豆花盛开的田里,散发出天芥菜甜丝丝的香味;给我们送来芳馨的不是故国的微风,而是纽芬兰的狂野的风,与谪居作物没有关系。”④言下之意,一部以时光为主题的作品,就不应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