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道路施工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天津集疏港公路二期中段的泰达大街互通立交和疏港一线互通立交,设计桩号为K15+228.689~K20+418.539,全长5189.85m。其中道路路基以挖方为主,挖土方约29.5万方;路基填土约4.7万方;路面为沥青路面。
1、结构形式
(1)地面辅道结构形式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胶粉改性沥青)+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SBS改性沥青)+12cm厚密级配沥青碎石(ATB-30)+0.6mm下封层+18cm水泥稳定碎石(4.0MPa/7d,骨架密实型)+18cm(3.5MPa/7d,骨架密实型)+18cm石灰粉煤灰土(12:35:53),总厚度76cm(下封层厚度不计入路面结构总厚度)。土基回弹模量E0=35Mpa。
(2)引路结构形式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胶粉改性沥青)+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SBS改性沥青)+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F)+12cm厚密级配沥青碎石(ATB-30)+0.6mm下封层+18cm水泥稳定碎石(4.0MPa/7d,骨架密实型)+18cm(3.5MPa/7d,骨架密实型)+18cm石灰粉煤灰土(12:35:53),总厚度84cm下封层厚度不计入路面结构总厚度)。土基回弹模量E0=40Mpa。
人行道路面结构:6cm水泥花砖+3cm砂垫层+15cm石灰粉煤灰土(12:35:53)+15cm石灰土(12%),总厚度39cm。
(3)侧、缘石:侧、缘石采用30号混凝土预制块。侧石规格为20×35×99,外露高度为15cm。缘石规格为10×25×50cm。
二、道路工程总体施工方案
(一)路基施工
在排水主干管道铺设完成,沟槽回填密实后进行。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车运输土方或填料,推土机、平地机摊铺整平,压路机分层碾压密实,人工铺设土工格栅。路面基层中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摊铺机摊铺,压路机压实;石灰粉煤灰土底基层采用自卸车运输灰土,推土机、平地机摊铺找平,压路机压实。路面沥青混凝土采用摊铺机摊铺,压路机压实。
(二)路面施工
路面基层、底基层采用厂拌法施工,自卸汽车运输至摊铺现场,摊铺机摊铺,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组合碾压密实、光滑。面层沥青混凝土用自卸汽车运至摊铺现场,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压路机压实赶光。路面附属工程的内容包括挡土墙、路肩、侧石、缘石、树穴、路面排水设施、分隔带处理及路容整理等有关作业。挡土墙安排在引路土方施工前、高压旋喷桩施工完后进行,当墙身砼(砂浆)强度达到80%后再安排墙背后填筑。土路肩的压实度应分别与路基和路面基层的压实同步进行;侧缘石应采用路缘石成型机在沥青面层施工前铺砌,路面排水工程项目的施工在进行路面基层施工的同时进行施工,附属工程及其他项目在路面工程施工完成后进行施工。
三、施工方法
(一)施工测量
1、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控制桩和坐标结果以及设计图纸,采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对其进行复测,并布设了控制网。根据控制网坐标放出道路中线,直线段每隔50米放一桩位,曲线段20米放一桩位,交点、曲线要素等重要的桩还应进行保护,并做好护桩。
2、临时水准点的测设:从复核后的水准点引出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应设在视觉位置好、牢固的地段,并定期进行复测 。
3、所设的桩应分类编号、详细记录,并说明位置、方向、作用和方位等。由于现场所布置的桩容易受损,在使用桩时应先进行复核校对。
4、测量结束后,将测量结果绘成表格报请监理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5、施工过程中全面恢复中线。逐段实施路基放样,并用石灰标定边界范围。
(二)路基施工
1、基底处理
路基基底处理是保证路基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和设计文件施工,认真处理好路基基底,是路基前期工作的重点。本工程的地基处理主要包括:一般路段基底处理、桥头基底处理、路床处理。
①一般路段基底处理
本工程所处地区地质条件、地基土的力学性质均较差,路基填筑前应根据现场情况对路床进行换填处理达到路基应有压实度。路基填筑并压实后,进行放样测量。
一般旱地段基底处理方法:开槽或整平至路床下110cm后,对路槽以下30cm深度范围内进行原槽戗灰(8%)处理,整平压实后铺设一层钢塑复合土工格栅,其上铺筑50cm厚的级配碎石垫层,然后分三步填筑共60cm厚的水泥石灰土(3%水泥、6%石灰),压实度和弯沉值满足设计要求后,再施做路面结构。
新、旧路基搭茬地段
采用开蹬处理。分两层开蹬,每层宽50cm。
泰达大街与疏港一线立交匝道处开蹬总高度为38cm,下层高18cm,上层高20cm。下层与新路基18cm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层对接,上层与新路基12cm沥青稳定碎石、8cm粗式沥青混凝土结构层对接,开蹬处铺设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宽1m,再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