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联系隧道防火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docVIP

《城市地下联系隧道防火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地下联系隧道防火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一般规定 1 4.1 隧道分类 2 4.2 结构防火 2 4.3 安全疏散 2 5 消防给水与灭火设施 3 6 通风和排烟系统 4 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5 7.1 一般规定 5 7.2 系统设计 5 8 电气 6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隧道内承重结构体的耐火极限试验升温曲线和相应的判定标准 8 A.1 RABT标准升温曲线 8 A.2 HC标准升温曲线 8 A.3 耐火极限判定标准 9 前言 本规范共分8章和1个附录及条文说明。其中第*********条(款)为强制性条文。 本规范由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提出。 本规范由北京市公安局归口。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以及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 参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北京新奥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品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腾盛智能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马建民 雷蕾 杨欣 李磊 李宏文 冉鹏 张昊 华高英 路世昌 郭再斌 段旺 叶晓平 朱晶晶尹康 引言 城市地下联系隧道是一种新型地下交通形式,一般建设在城市核心区域,该类隧道可有效缓解城市地面交通拥堵及充分利用停车资源。由于城市地下联系隧道建筑形式不同于一般城市隧道,并且发生火灾后的影响范围更大,因此有必要编制相应规范指导地下联系隧道设计,确保城市地下联系隧道的消防安全。 城市地下联系隧道防火设计规范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城市地下联系隧道结构防火、人员疏散、消防给水与灭火设施、通风和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气的防火设计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地下联系隧道工程的新建、改建和扩建防火设计,并可指导工程验收。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DB*) 城市地下联系隧道 city underground tunnel 设置于城市地面以下,仅限通行非危险化学品车行隧道和人行隧道,主要承担地面交通与地下停车设施联系的地下交通设施。 出入口 portal and exit 城市地下联系隧道与地下停车设施连接的出入口及与地面道路连接的出入口。 临界风速 critical velocity 采用纵向通风系统的隧道,防止火灾时烟气回流的隧道断面最小通风风速。 防火隔间 设置于地下车库出入口的旁侧,便于隧道内的人员安全疏散至地下车库的房间。 排烟分区 smoke evacuation zone 隧道发生火灾时,由对外开口或排烟设备形成的气流使烟气积聚并被排除的隧道区段。 一般规定 隧道分类 城市地下联系隧道按其封闭段长度和交通情况分为一、二、三、四类,并应符合表1的规定。 隧道分类 用途 隧道封闭段长度L(m) 一类 二类 三类 四类 仅限通行非危险化学品等机动车 L>3000 1500<L≤3000 500<L≤1500 L≤500 仅限人行或通行机动车 — — L>1500 L≤1500 结构防火 城市地下联系隧道(以下简称隧道)的防火设计应综合考虑隧道内的交通组成、隧道的用途、自然条件、长度等因素。 一类隧道内承重结构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二类不应低于1.50h;三类不应低于1.00h;四类隧道的耐火极限不限。水底隧道的顶部应设置抗热冲击、耐高温的防火衬砌,其耐火极限应按相应隧道类别确定。 一、二类隧道内承重结构体的耐火极限应采用RABT标准升温曲线测试,通行机动车的三类隧道的耐火极限应采用HC标准升温曲线测试,并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通行机动车的四类隧道和仅限人行或通行非机动车的三类隧道,其耐火极限试验采用标准升温曲线和判定标准。 隧道内装修材料除嵌缝材料外,应采用不燃材料。 隧道与管廊、专用疏散通道、地下停车库、其他相邻隧道间应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防火墙、防火卷帘、甲级防火门分隔。隧道内的变电所、通风机房及其它辅助用房等,与车行隧道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防火墙、甲级防火门分隔。 安全疏散 一、二、三类通行机动车的双孔隧道,其车行横通道或车行疏散通道应按下列规定设置: 水底隧道宜设置车行横通道或车行疏散通道。车行横通道间隔及隧道通向车行疏散通道的入口间隔,宜为500~1500m; 非水底隧道应设置车行横通道或车行疏散通道。车行横通道间隔及隧道通向车行疏散通道 的入口间隔,宜为200~500m; 车行横通道应沿垂直隧道长度方向设置,纵坡应不大于5%,并应通向相邻隧道;车行疏散 通道应沿隧道长度防线在双

文档评论(0)

ted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