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夏战争谈范仲淹知庆州的影响和意义-历史文化学院-陇东学院.docVIP

从宋夏战争谈范仲淹知庆州的影响和意义-历史文化学院-陇东学院.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宋夏战争谈范仲淹知庆州的影响和意义-历史文化学院-陇东学院

历 史 系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从宋夏战争谈范仲淹知庆州的影响和意义 姓 名: 徐文婷 学 号:2006071244 班 级:历史系06级历史(2)班 指导教师:张亚萍 2009年12月 从宋夏战争谈范仲淹知庆州的影响和意义 徐文婷 (甘肃 庆阳 陇东学院 历史系 745000) [摘 要] :宋夏战争初,多数战争都以宋的失败而告终。范仲淹在庆州四年中对西夏主要采取的是一种以积极防御为主的备边政策,避免与敌人正面大规模冲突。面对西夏强敌,范仲淹改革军制,操练兵马、组织边民修筑了大顺城等,形成互为犄角的边界防守网络。为了庆州的长治久安,范仲淹推行了团结羌民,依靠羌民的民族和睦政策。此外,为赢得战争的胜利,范仲淹还力倡发展边区经济,实施以仁为本的为政方略,最终扭转了宋夏战争中宋的失利局面。为庆州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关键字]:宋夏战争;范仲淹;知庆州;影响 北宋时期,在西北有强敌西夏与之对垒。党项族酋长李继迁在位时,对北宋时叛时降,时战时和。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西夏国建立后,元昊向宋廷“许以西郊之地,册为南面之君”,[1]的要求,双方关系又趋于破裂,关闭榷场,禁止互市,矛盾激化。从1040年开始,元昊不断对宋战争。 西夏党项族是以游牧狩猎为主的民族。能骑善射,又好掳掠,而游牧民族战斗力又明显优于农耕民族。因此,宋夏战争一开始,宋就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此时,扭转宋夏战争的失利局面是势在必行,而身为改革派的领袖范仲淹临危授命,担任主帅,抵御西夏。庆州正是他充分展示才华、实践主张的舞台。范仲淹在庆州四年苦心经营,经略得当,大大提高了宋边军的战斗力,增强了环、庆整体防御能力,扭转了宋军在宋夏战争中的被动局面。边患始少,百姓安居,为庆州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一、宋在战争初的失利与庆州的军事地理位置 宋初,宋太祖实行道家清静无为、柔雌守静的思想。这种思想反映到政治上就表现为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力求“恪守祖宗成法”。这种保守的政风,直接影响着宋对西北边防的经略方针,“守内虚外”。这就直导致了在外族侵略之时宋的被动,全国性的武备废弛和边防空虚。宋初社会繁荣、安定的表象中潜伏着的冗兵、冗费、冗官以及民族矛盾等造成了北宋国力的积贫积弱,使在战争初期处于被动。仁宗康定元年(1040 年) 正月,夏兵十万围延州。战争一开始,宋西北边防就暴露了许多弊端:边防空虚、城寨边堡失修废坏;将不知兵,兵不知战;整体防御能力极度疲弱。随后的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次大战,宋军丧师败绩,仅好水川之战,宋师“将校士卒死者万三百人,关右震动……仁宗为之旰食……[2]” 致使“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3] 。范仲淹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对边境形势和宋夏双方的实力对比作出了正确的分析。宋军人数虽多,但因长久的体制问题造成缺乏应有的强将精兵,战斗力不强,而夏军人数虽少,但人擅骑射,飘忽不定。宋王朝国土虽大,但在其北部面对辽、夏两个强敌,防守任务大,首尾难以相顾,很难集中强大兵力攻击西夏。这些客观原因也导致了战争初期,宋朝处于失利状态。[4]北宋为了扭转这种局面,采取了积极的防御措施,而庆阳处于整个防御的要冲地带。 庆阳地区位于甘肃东部,东连子午岭,与陕西省接壤,西临六盘山,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相邻。这里山川峻险,梁岁绚奇,世为“关中屏障,长安咽喉”,故历来为兵家多争、战乱多发之地。《新修庆阳府志》中称庆阳地区为“秦天府之国,形胜甲龄天下,诚如唐陆贽所谓愿山河之形势,田里之膏胶,为昭德蓄威之地也。庆阳本秦之北郡,襟带两川,揖拱群峰,北控胡羌,南藩关陕,其诸夏之要害乎”[5] 鉴于庆阳地区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历代王朝都对此地予以高度重视。庆州也是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又是通往关中的咽喉。因此,庆阳地区历来是中原王朝与西北游牧民族政权的必争之地,如果中原王朝占据此地,便可以有效拱卫关中如果游牧民族政权占据此地,便可以此为根据地直趋中原。北宋时期,整个庆阳地区都处于防御西夏侵扰的要冲地带。因此北宋朝廷非常重视此地的军事布防。 二、备边之策及作用 庆历元年(1041 年) 五月,北宋为了加强环州、庆州的军事防务,宋仁宗调范仲淹知庆州,迁左司郎中,为环庆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庆历四年(1044 年) ,元昊请和,范仲淹召拜枢密副使。从庆历元年五月至庆历四年正月,范仲淹知庆州共四年。 范仲淹到庆州后,面对西夏强敌以及当时庆州的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整顿,为庆州的社会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一〉以仁为本的为政方略 范仲淹曾说国家“以仁获之,以仁守之,百世之朝也。”[6]范仲淹本着以仁爱为心,以人才为着眼点的基

文档评论(0)

ted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