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倍经济学难以改变日本长期
“安倍经济学”难以改变日本长期
通缩趋势
近期日本物价水平出现温和上涨迹象。由于日本货币政策直接与2%的通胀目标挂钩,在美联储已开始准备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背景下,分析日本物价未来走势有助于研判日本央行货币政策的后续走向,防范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可能引发的国际金融风险。
一、日本物价变化的特点
日本物价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同比变化率经历了5轮周期性波动(图1),表现出三方面的特点:
图1 日本CPI和核心CPI同比涨幅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日本统计局
一是周期逐渐延长。日本始于1974年的第一轮物价周期性波动持续了79个月,第二轮延长至122个月,第四轮进一步延长至129个月,第五轮周期至今尚未结束,已持续56个月。而且,每一轮周期性波动中,物价下行持续时间一般长于上行阶段。
二是波幅趋于平缓。日本物价周期性波动的幅度呈逐次递减趋势。在第一轮物价周期中,日本CPI和核心CPI标准差分别为8.25和8.4,到第五个周期时已降至0.9和1.3,显示当前一轮物价波动较之前几轮已较为平缓。
三是由通胀变为持续的全面通缩。5轮周期变化中,日本物价波动经历了通胀的周期性变化、通胀与通缩相交替以及持续通缩三个阶段。第一轮周期CPI和核心CPI同比涨幅的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高达9.7%和8.6%,到第四轮周期时均已转为负值,当前周期进一步降至-0.37%。而且,不仅在消费品领域,批发价格指数和GDP平减指数也均显示日本陷入全面通缩。
二、日本物价变化的成因分析
日本物价变化的三个特点总体与“大缓和”(The Great Moderation)时期发达国家物价变化的一般规律相一致,但仅日本出现持续、全面通缩的局面。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通缩预期、供求关系、劳动力成本、货币供给及输入性因素对日本物价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通缩预期是短期内影响日本核心CPI走势的最主要因素,其影响在第2年达到最大。日本社会存在“顽固的通货紧缩预期”,而且通缩预期加深与持续的通货紧缩已经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一方面,在经济低迷和物价下降长期化的情况下,企业和居民对未来物价走势更趋悲观,从而强化了通货紧缩预期;另一方面,通缩预期的强化导致企业和居民当期投资及消费动力不足,反过来对经济增长和物价上升造成进一步的抑制。据日本内阁府调查显示,即便在本世纪初日本经济增长小幅加速阶段,日本国内消费者预期未来一年通胀率低于2%的比例仍维持在60~70%的高位,同期核心CPI也持续在零以下徘徊。直到2008年随着该调查比例的显著下降,核心CPI短暂回升至零以上,但之后便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再次陷入通缩。
第二,产出缺口扩大是造成日本核心CPI下降的重要因素,其影响在第3年达到最大。产出缺口是经济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水平差距的反映。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投资和消费的过度膨胀导致经济过热,实际产出超出潜在产出水平最高达5.4个百分点(同期美国最高为1.6%,英国为3.7%),需求缺口扩大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并达到该轮物价周期的高点。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过度投资导致的产能过剩和资产缩水引发的需求不足使产出缺口转负并令物价不断下行。在经历了长达十余年的供需再平衡过程后,日本产出缺口不断缩小并在2005年重新恢复至潜在产出水平之上,但正产出缺口仅保持了4年,而且明显低于同期美英等国家水平,这也导致物价回升力度有限。
第三,基础货币对日本物价走势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过程较为缓慢,其影响在第5-6年才达到最大值。为摆脱通缩,日本央行先后实施了零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以增加货币投放,但对经济和物价的刺激效果并不明显,这主要源自日本经济体系中货币派生机制运转不畅。虽然通缩期间日本基础货币增长较快,但银行资产负债表修复及企业、居民贷款需求低迷导致银行贷款增长长期低迷。2012年日本银行业贷款较1995年下降超过四分之一,占GDP比重也由106%降至84%。银行贷款不足导致货币派生功能减弱,基础货币乘数效应下降,从而未能形成有效货币供给,上世纪80年代日本M2平均增速达到10%左右,而近二十年仅维持在2%上下。
第四,国民可支配收入变化对日本核心CPI走势有持续性影响。日本国民可支配收入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整体呈下降趋势,一方面,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导致失业率上升,本世纪头十年日本就业率均值比上世纪八十年代下降了5个百分点,劳动力需求不足使工资缺乏上涨动力。另一方面,在经济前景不明朗,政府放松雇佣规制的情况下,企业更倾向于增加雇佣临时工满足短期劳动力需求,日本兼职雇佣比例已经由上世纪80年代的10%升至本世纪的14%左右。由于临时工收入普遍较低,导致社会整体工资水平难以提升。此外,日本社会的持续通缩使得实际工资有所上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