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福建兴化府宗族祠庙祭祖研究-南开大学.docVIP

明代福建兴化府宗族祠庙祭祖研究-南开大学.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福建兴化府宗族祠庙祭祖研究-南开大学

明代福建兴化府宗族祠庙祭祖研究* ——兼论福建兴化府唐明间的宗族祠庙祭祖 常建华 福建位于东南沿海地区,远离政治中心,唐五代时期盛行佛教,宋代产生了以朱熹为代表的朱子学,明清时期宗族势力强盛。福建诸府中位于东南沿海平原地区的兴化府(今莆田市,辖有莆田、仙游二县)科举文化最为发达,有大量文献存世,宗族遗迹亦复不少,是中国宗族史上值得注意的地区。长期研究福建特别是兴化府社会文化史的学者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以下简称“汇编”)大型资料集,目前已出版兴化府分册,该书收集资料全面而且系统,具有权威性,祖先崇拜问题是其中的一类资料。编者从田野调查、金石集、文集、族谱中,收集了现存的五代十国以来特别是明清时代大量有关宗族祭祖和祠堂的资料,可以使我们藉此了解到兴化宗族祠庙祭祖的演变以及在明代的形态。因此,我们以该书作为基本史料,结合其它文献,将福建兴化府作为研究明代宗族祠庙祭祖问题的一个个案。 明代以前的宗族祠庙祭祖 兴化,秦属闽中郡,莆田在南朝陈时建县,仙游于唐朝置县。在唐朝先后隶属于丰州、泉州,五代时由王氏闽政权控制。福建的经济开发主要开始于唐代,尤其是安史之乱后,僻在东南的福建,成为避乱的乐土,大量北方以及其他外地人来此居住。兴化的宗族祠庙祭祖,目前可以追述到唐末五代十国时期。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祖先崇拜与佛教的结合 这一时期的宗族祠庙祭祖鲜明地带有佛教的色彩。以禅宗的盛行为标志,唐代是佛教中国化的时期,尤以安史之乱到宋朝建立前禅宗极盛。福建地方史专家朱维幹先生的研究表明,禅宗盛于南方,而尤盛于福建。王审知对佛教崇奉备至,在闽增建佛寺267座。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兴化府的宗族祠庙祭祖可追溯到晚唐。清刊本《莘郊黄氏族谱》卷二《唐赐谥妙应大师》记载传主:“生有异质,精于青鸟家言,就黄巷祖居卜地建黄岗祠,祀始祖开国公以下四世考妣。”又据同卷《妙应大师传》可知,妙应大师本莆田黄氏子弟落发为僧,生于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卒于昭宗乾宁五年(898)。如果此说成立,则莆田黄氏在晚唐已有祭祀始祖以下四代祖先的祠堂。另外,清代所作《重建景祥徐氏祠堂记》(“汇编”第196号)记载:“景祥禅寺离郡城六七里,即吾家唐状元公讳寅所鼎建,而宋状元讳铎所重兴,规模宏敞,佛火辉耀。而寺之东有堂翼然,几与寺埒者,则寺僧之崇祀二公檀越祠也。”元代《重修景祥徐氏祠堂记》(“汇编”第64号)记载:“粤先辈秘书寅公尚志时,物色于僧,既得志,随捐资创寺,名立‘景祥’,舍田七余顷。”据寺中长老说:“寺立公祠,为檀越,意可想也。”寺中建有祭祀施主徐尚志的祠堂,极有可能是在唐代。莆田徐氏捐资创寺,同时设立祠堂。明代永乐年间所作《林氏重修祠堂记》(“汇编”第80号)记载:“林氏祠堂者,莆田林氏所建以祀其先也。上世有永公者,在唐大顺间素善浮屠涅槃。永将构堂以为蒸尝之所,涅槃为卜莆之城东前埭为宜,且曰:‘是必有异。’既发地,得异石宛然若龟、笏各一,遂谶谓:‘五百年后,当有状元及第。’永遂筑祠,岁春秋荐享,举族集祠下,恪恭祀事。”据此则林氏唐代祖先永公在昭宗大顺(890-891)年间即唐末建独立性的祠堂祭祖。 五代十国宗族祠庙祭祖的记载远较唐代具体,莆田郑氏向佛寺施田为祖先修设斋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代宗族研究”(98BZS004)阶段性成果之一。 进行追荐是兴化府早而确凿的事例。“汇编”第6号《广化寺檀越郑氏舍田碑记》记载:“梁 开平三年,檀越主都督长史郑筠偕弟信安郡司马郑震,抽出考廷评皋公在日置买得陈二娘平陵里小塘瓯垄田一派,产钱九百贯,舍入灵岩广化寺,充长明灯,追荐祖廷平府君、妣夫人陈氏。兼考延平在日,曾抽塘坂上下田六十余段,舍入本寺,为露公太府卿、庄公中郎将、淑公别驾名,充忌晨修设斋供,租付佃收,课归祠纳。仍请立碑于大雄宝殿侧及影堂之内,尔寺僧遵之,不得遗坠者。乾化二年五月十日,檀越主郑筠、郑震谨志。”可知郑氏向广化寺两次施田,一次是延平捐田六十余段,请寺庙祭祀三位远祖;另一次是梁开平三年(909)其子郑筠、郑震兄弟捐田、捐钱追荐祖廷评夫妇。从第二次即乾化二年(912)所立碑记看,与第一次相同,仍旧“立碑于大雄殿侧及影堂之内”。据此判断,影堂似乎是修设斋供的祭祀之所,因绘有被祀者的画像故名。我们知道,北宋时代士大夫有在影堂祭祖的主张,如程颐说:“庶人祭于寝,今之正厅是也。凡礼,以义起之可也。如富家及士,置一影堂亦可。”主张把影堂作为祭祖场所。北宋的影堂已有一定的普遍性,司马光讲到祭礼时说,因当时除温彦博设家庙外,他人均未尝设立,“故今但以影堂言之”,说明影堂是多数人的祭祖之所。莆田郑氏的事例告诉我们,后梁时期佛教寺院有为檀越设影堂祀先的做法,应该是当时的习俗。换言之,人们的祭祖采取寺院立祠的形式进行。 莆田郑氏还建有墓祠祭祖。据元代《南湖山郑氏祠堂记

文档评论(0)

ted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