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振宁-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杨振宁的学问人生 今年10月1日是杨振宁90周年诞辰。 杨振宁是最先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安徽人,是学贯东西、名扬中外的大科学家。在杨振宁九秩寿辰前夕,我们在其出生地合肥谈“杨振宁的学问人生”这个话题,我首先想到的是胡适50年前去世时,曾有一副著名的挽联: 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 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同为安徽人的杨振宁,论贡献应当和胡适相伯仲。我想能不能这样评说他呢? 融汇东方传统文化的师表 吸纳西方先进科学的楷模 杨振宁多次说过,他“一生中最感到自豪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作用,帮助中国人增加了自信心。”是啊,当年这位持中国护照前往瑞典出席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的著名物理学家,献身现代科学,毕生为之奋斗。他以自己杰出的成就改变和影响着世界对中国的偏见和中国人的自卑心理,他以自己独特的地位为促进中美和中西方学术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人生:求索之路 11年前的10月25日下午,笔者陪同杨振宁参观安徽大学徽学研究所后,又陪他登上安大礼堂讲台。“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今天这么多人来听我的演讲,我很感动。我想,因为我是合肥人才有这么多的听众的到来,这恐怕只是百分之十的原因;而百分之九十的原因是因为,我是中国人!”杨振宁这番开场白激起全场热烈的掌声。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农历八月十一日)生于合肥城内四古巷家宅。 若干年中,杨振宁一直铭记着祖父、父亲读书立业两件事,并以此作为进取的动力。 祖父杨邦盛18岁时在凤阳原籍应考得中秀才。旧时成例,客籍童生可以不回报考原籍,但就地应试须由廪生二人具保,而请廪生每位要二两银子的礼钱。就因为杨家驹拿不出这四两银子,不得已让儿子步行150千米回凤阳应考。杨家当时经济拮据之窘况,可以想见。杨邦盛中秀才后,白天在家设蒙馆授徒,藉以糊口,晚上则自修深造,多年不辍。 父亲杨武之22岁毕业于北京高师(今北师大)本科,回中学母校省立二中(今合肥一中)任教并兼舍监(训育主任)。住读生中少数纨绔子弟赌博宿娼常深夜不归。血气方刚的杨武之忠于职守,决意整顿。他重申校规,宣布晚9时半关门熄灯落锁,并自掌钥匙。某夜,那伙人越墙而入,借口看戏耽搁而横生衅端,手持铁叉、木棒搜寻杨武之,他幸被同事隐匿而免伤害。但当局处理软弱,连校方开除闹事学生也因多方掣肘而牵延难决。杨武之愤而离校去省城怀宁,在省立一女师(今安庆菱湖公园附近的二中)教书并刻苦自学,后考取省官费留美,1927年获数学博士学位。翌年杨武之回国,先后任教于厦门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复旦大学,卓然而成数学名家。杨武之尝言,不经合肥省立二中的那场风波,不会发愤出国,将和其他老同事一样,终老于中学教师职。 杨振宁后来回忆道,他头六年在合肥的生活,现在只依稀记得很少的一些情景。例如城池很小,有城墙和护城河,西北角荒芜等,印象最深的是那时军阀混战,常常打到合肥来。开仗时惊慌失措的人们要“跑反”,跑到乡下或医院里去躲避。因为医院是外国教会办的,在那里比较保险。一次“跑反”后回到四古巷家中,3岁的杨振宁居然在房子一隅发现异常——一个子弹洞。6岁时,杨振宁随父母同往厦门,并上小学。杨振宁后来曾谓父亲把他带到厦门也就把他从18世纪带到19世纪,他第一次见到香蕉,第一次喝到牛奶,第一次吃到牛肉,也第一次用上抽水马桶。 一学年后,1929年秋,杨振宁又随父母迁居北平。杨武之始执教于清华大学。杨振宁在清华园内住了8年,先上校内的成志小学,1933年考入北平崇德中学。1937年7月初,15岁的杨振宁在这里上完中四,即将升入中五即高中二年级时,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杨振宁一家又一次卷入“跑反”的队伍中。他们一次次倒车,日夜兼程,返回合肥。 9月初,杨振宁在庐州中学高二班借读。到11月上旬,学校迁往45千米外的合肥南郊的三河镇张家祠堂暂时上课,杨振宁在那里又读了七八个星期的书。 1938年1月,按电报约定,杨武之自长沙迎至合肥—安庆公路上的桃溪镇,杨振宁则随母由三河溯丰乐河赶至桃溪镇,一家人终于团聚。此时,清华已由长沙再迁至昆明,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成西南联合大学,杨武之接家小去那儿教书。战时的旅途艰难复杂,杨武之携妻带子,经安庆、汉口、广州、香港和海防、河内、河口,其间转换过好几种交通工具,最后乘窄轨列车于2月份抵达昆明。 杨振宁在昆明昆华中学高二续读了一学期书。夏天,鉴于辗转流离内地的中学生非常之多,教育部临时宣布一项措施:所有学生不需文凭,可按同等学力报考大学。杨振宁遂以高二学历参加统一招生考试,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入校改上物理系。 西南联大本科4年、研究生2年,是杨振宁全面学习专业知识并确定物理学主攻方向的重要时期,尽管当时的教学和生活条件相当之差。教室是铁皮顶的平房,窗户没有玻璃,冬天又冷又透风,夏天顶棚烤得闷热难当,下雨天叮当之声非常之响。宿舍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ed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