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新人教必修
探问题 材料一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黄宗羲 材料二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材料三 他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即物质是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也是普遍存在于物质本身的;他又说:“气者,理之依也。” (1)材料一中黄宗羲的比喻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 答案 君臣平等,共同治理国家的思想。 (2)材料二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他提出了哪两者之间的区别?后人是如何高度概括他的这种主张的? 答案 ①思想家:顾炎武。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 ②概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材料三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他的独到之处何在? 答案 ①思想家:王夫之。 ②独到之处:用“气”和“理”来比作物质实体与客观规律(或精神是依赖于物质的,由物质产生,离开物质,精神就不存在),强调物质是普遍存在的(或物质是第一性的),这使他成为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三者思想的共同之处并对其做简要评价。 答案 ①共同: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②评价:积极:促进了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对反对专制斗争起了推动作用。 局限: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思想不完善,无法实现。 教方法 表格法归纳明末清初的三大进步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思想家 主要思想 影响 黄宗羲 批判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对后世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顾炎武 倡导经世致用,主张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王夫之 唯物思想、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启迪了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当堂检测 巩固·应用·反馈 1.《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应该是( ) A.王阳明 B.黄宗羲 C.李贽 D.顾炎武 解析 李贽自称异端,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C 2.下列思想家与其主张相匹配的是( ) A.老子——“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B.董仲舒——“存天理,灭人欲” C.朱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 解析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是孔子的思想观点;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的观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的思想观点,故A、B、C三项对应不正确; “天下为主,君为客”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是黄宗羲的观点。 答案 D 3.下列各项中能体现黄宗羲思想特点的是( ) A.“颠倒千万世之是非” B.“天下为主,君为客” C.“经世致用” D.“天地之化日新” 解析 A项是李贽的观点;C项是顾炎武的观点; D项说明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B项反映了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B 4.顾炎武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思想,主要是为了( ) A.反对道学空疏浮泛的学风 B.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C.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D.通过继承和创新来发展儒家学说 解析 李贽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积极思想。主张踏实钻研学问,提倡到实践中求得真知,因此他的对症方案以培养人才为目标,而培养人才的方法就是“博学于文”。其实质就是反对道学空疏浮泛的学风。 答案 A 5.王夫之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他认为“天下惟器”,“无其器则无其道”。这里的“器”是指( )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人们感知事物的器官 C.万物发展的规律 D.进行科学试验的仪器 解析 王夫之认为主观认识都是由客观现象引起的,故“天下惟器”,“无其器则无其道”,说明了人们认识事物要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观察研究的依据。 A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 材料二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 材料三 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世之君子必曰:“有公而无私”,此后代之美言,非先王之至训。 ——顾炎武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归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三位思想家对人性认识的共同点。 解析 结合材料有效信息进行归纳。 答案 都肯定了人的私欲。 (2)试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上述认识产生的社会根源。 解析 注意把他们的思想主张与当时的社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基础性检测考试历史试题(必修一二)分析.doc
- 江苏省江阴市暨阳中学2015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苏科版分析.doc
- 江苏省江阴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分析.doc
- 子宫肌瘤课件PPT.ppt
- 学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高二历史课件《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人教必修).ppt
- 学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高二历史课件《启蒙运动》(新人教必修).ppt
- 学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高二历史课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人教必修).ppt
- 学川教历史八级下册课件第一学习主题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共张PPT).ppt
- 学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高二历史课件《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新人教必修).ppt
- 学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高二历史课件《宋明理学》(新人教必修).ppt
文档评论(0)